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廣州亞殘運會圣火也恰好在這一天采集。當廣州亞運會圣火熄滅,紅棉燈亮起的時候,同樣一份如紅棉花般紅火的亞殘運會激情開始釋放。
即將于12月12日開幕的廣州亞殘運會是亞洲殘疾人體育組織重組后舉辦的首屆亞洲殘疾人的綜合性運動會,而廣州是首屆亞殘會的承辦城市和第一個同年同城舉辦“兩個亞運”的東道主。
“兩個亞運,同樣精彩”。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亞殘運會動員大會上提出的目標。這意味著廣州亞殘運會的籌備標準和成功效果要與亞運會看齊。這不僅需要亞殘運會要借鑒亞運會中積累的成功做法、豐富經驗,更要在細微處盡顯人文關懷,根據殘疾人運動員的生理、心理特點做好貼身服務。
廣州亞運會運動員村并沒有隨著亞運代表團的離開而停止忙碌,亞運城無障礙設施的貼心大改造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迎接近3000名殘疾人運動員的到來。譬如淋浴間將為肢殘運動員提供可以坐著洗澡的淋浴凳、歡迎中心的接待柜臺將降低到80厘米、門把手也將全部重換為方便肢殘運動員使用的加長把手。
如同本屆亞殘運會開幕式主題“愛”一樣,廣州也正在為亞殘運會全力營造關愛殘疾人的社會氛圍,展現一座愛心城市的美好形象。一系列城市無障礙設施建設已經完善且準備就緒,包括700臺盲人語音報站車,人行道、地鐵的盲道及盲人指引,主干道500個路口的音頻裝置,商場內的低位取款機、低位電話亭、低位服務臺以及殘疾人通道等。
亞殘運會不僅要體現對殘疾人的關愛,更要弘揚殘疾人運動員不畏困難,自強不息的精神。我們不僅要平等看待殘疾人,更要讓他們成為我們學習的對象。他們自立、自強、自尊、自信的時代風貌,是我們國家建設和民族復興都需要的精神動力。
同時,舉辦亞殘會也將給廣州留下豐厚的遺產。人道主義和扶殘助殘的良好社會風尚得到宣揚,通過大力傳播“平等、參與、共享”的殘疾人事業主題,進一步加大廣州、廣東殘疾人事業發展和服務保障體系的建設,強化城市開放包容、社會和諧進步的文明形象。
來源:新華網(記者 鄭天虹)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