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今年的北京市政協全會上,委員遞交提案前可就關心的政府工作情況發問,并將得到相關部門的書面答復,使提案更具針對性。昨天,北京市政協提案委副主任任英英表示,本次全會在提案工作上啟動了多項改革措施,并首開“委員提案協商”的先河。
委員跨界交流納入議程
以往,委員們在提交提案前,政協提案委一般只做程序性審查,主要看提案是否符合規范。今年,市政協將開展“委員提案協商”,不同界別的委員可以對提案進行交流協商。這種提案工作的新嘗試,源于一次成功經驗。任英英說,在去年的市政協全會上,工會界首設“提案委員”,負責整合、歸類提案,效果很好。今年,市政協將在全會上推廣這個模式,并把它納入政協全會的日程。
10余委員已要求“問政”
今年,委員們在撰寫提案前,還可以就自己關心的問題向政府部門發問。任英英介紹,雖然市政協有各種情況通報會,但委員們對政府部門的部分工作還是不太了解。曾經就出現過,有委員遞交提案后,發現政府已在辦理自己建議的內容了。
為保證每個提案機會都被充分利用,最近,提案委以發函形式告知委員們,他們可以通過市政協向政府部門了解情況,并將得到政府的書面回復。昨天,任英英表示。目前已有10多位委員提出問政要求。
部門領導牽頭答復提案
近期,市政協還改進了提案交辦措施,并將出臺集中辦理提案試行辦法,把同類主題、辦理部門相同的多件提案“打包”交付辦理。同時舉行座談會,由承辦部門領導牽頭與提案人交流,聽取意見,對提案進行答復。
市政協還將發動各承辦系統的力量,即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市高法、市檢察院等做好交辦前協商交流工作,充分溝通后確定承辦單位,并在市兩會期間建立協商會制度,由各系統主管領導參加,對會上交辦的“難件”等進行協商處理。
回放
2009年“兩會”期間,北京市政協的委員們提出千余件提案,其中,118件成為優秀提案,12個提案進入重點督辦范圍。一年中,部分提案建議的落實,推動了北京的社會發展。
案例
三年提案推動社保卡就醫
委員提案連續兩年被列為“重點督辦”,第三年成現實
小馬還記得上次看病的麻煩勁。去年5月,上呼吸道感染的她到朝陽區一家醫院就診,屢次出示“藍本”、近400元的藥費需自行墊付、沒有POS機只能外出取錢、年底報銷才發現發票早丟了……
看病報銷的繁瑣程序正在松動。去年9月,石景山區、西城區開始試點持社保卡就醫即時結算,持卡人只需支付報銷外自己應支付的部分,不用再墊錢等報銷了。來自官方的消息,今年第一季度,社保卡將覆蓋北京城八區。
醫保即時結算的實現,離不開一個政協委員的努力。在一次次的實地探訪中,市政協委員唐俊杰發現,因為報銷過程繁瑣、重復,許多病人尤其是慢性病人,日常開銷中很多一部分都墊付了醫療費,資金周轉困難影響了生活質量。而在社保中心和單位重復核對報銷單據,對大部分老人來說也非常痛苦。
2007年起,唐俊杰開始提案建議,盡快構建醫保醫療費報銷結算信息化服務平臺,試行醫保卡刷卡就醫,定點醫院門、急診醫療費聯網站結算。這個提案連續提了三年,并兩次被列為市政協的重點督辦提案,在市政協委員的專題調研、走訪和座談推動下,全市醫院聯網、設立刷卡終端……一步步實現了醫保刷卡結算。
【回訪】
“社保卡發放還應再快些”
第一季度覆蓋城八區,今年上半年全市均可持“卡”就醫……對于社保卡的這一推廣速度,唐俊杰覺得“還是慢了”。她說,按照最初計劃,2009年底就應在全市啟用社保卡。目前,在18區縣中,最遲刷“卡”的將比最早試點的晚用上約一年。因此,唐俊杰建議相關部門繼續提速。
在對社保卡試點單位的視察中,唐俊杰發現,如果社保卡全面推廣,一些大醫院的墊付壓力較大,或將影響其正常運轉。唐俊杰認為,應縮小醫院和社保中心的結算周期,最好也能啟動實時結算。下一步,她將就此再度提案建議。
案例
亦莊告別“義務教育荒漠”
委員提案推動亦莊初步解決缺乏公辦學校的問題
去年9月1日,亦莊開發區實驗學校操場,和當天北京所有的中小學一樣,這里正在舉行開學典禮。但學生和家長都能感到,即將開始的新學年和以往不一樣。
當天,亦莊開發區管委會宣布,實驗學校作為一所民辦校,將承接開發區義務教育的任務,并享受開發區管委會的教育經費撥款。即便是外地的孩子,只要在開發區購房,他的學費也會被撥到實驗學校,從而享受義務教育。
在此之前,亦莊是義務教育的一塊荒漠———區內未建一所公立義務教育學校。居民們或寫信疾呼、或自辦學校、或起訴開發區,更有人無奈地將孩子送進市區的學校,過上鐘擺式的生活。
亦莊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平衡,被市政協教文衛體委主任牛繼升看在眼里。2009年的政協全會上,牛繼升提案建議盡快在亦莊建成一所高質量公立學校。這個提案被劃入市政協專委會重點督辦范圍。提案辦理中,亦莊開發區管委會、市教委等多次與牛繼升座談,尋求解決辦法。去年5月,亦莊開發區向市教委申請教育管理職能,牛繼升也進一步建議在開發區現有的實驗學校內開展義務教育……亦莊開發區的義務教育難題開始逐步被打破。
新學年伊始,當校長張永啟接過“義務教育”的牌匾時,掌聲從操場的四面八方響了起來……
【回訪】
“一所義務教育校還是太少”
王女士是亦莊開發區的居民,去年,她關注的義務教育問題終于有了進展。“高興,但同時有新的擔憂。”王女士說,全區只有一所義務教育學校,實在是太少了。學校的數量跟亦莊的人口規模仍然不匹配,可能會造成有些班級人數超員的現象,無法保證教學質量。同時,一所學校缺乏競爭,對未來的發展也不利。
牛繼升也認為,隨著亦莊開發區的人口規模擴大,仍需規劃建設一所公辦學校。
來源:新京報 編輯:鄧京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