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目前在我國一些地區,一個孩子上幼兒園的花費已經堪比一個大學生的學費,形成了“孩子上得起小學,上得起中學,卻上不起幼兒園”的現狀,“幼兒教育貴族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面對家長質疑,收費者稱,幼兒教育屬“非義務教育”,愿者上鉤。
正在北京出席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的多名全國政協委員不約而同將視線聚焦于此,建議將幼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范圍,切實解決學前教育包括“學費貴”在內的諸多問題。
幼兒園收費節節攀高
全國政協委員張曉梅說,隨著外來人口擁入城市求職謀生,如今在城市上幼兒園比上大學還貴是目前我國幼兒教育的真實狀況:省會城市幼兒園每個月的入托費從幾百元到上千元,捐資助學費更是年年看漲。
張曉梅向記者提供了她收集到的一系列數據:四川音樂學院幼兒園2008年家長要交的“建校費”為4800元,2009年初漲到了7800元;成都市第五幼兒園2007年“建校費”為1800元,2008年為3500元,2009年已到4000元,還必須提前一年預交。
“在北京,找到每月收費低于1000元的聲譽好的幼兒園幾乎不可能。上一個普通的幼兒園贊助費加保育費、學雜費、特長培訓費,一年二三萬是很平常的現象。一般的私立幼兒園少則三四萬,有些打著雙語教育、國外師資的幼兒園五六萬是平常價,甚至七八萬、十幾萬的天價幼兒園也有較強的市場需求。”張曉梅說。
記者在位于欠發達地區的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采訪了解到,目前稍好一點的私立幼兒園每個月費用在500元左右,一年下來僅孩子入托花費就是6000元錢,而當地2009年城鎮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僅為1.7萬余元,高收費給眾多家庭造成沉重的經濟壓力。
“有權的進公辦幼兒園,有錢的進私立幼兒園,沒錢的進非法幼兒園”——造成新的社會不公
一些政協委員分析認為,國家對幼教投入不夠,幼教從業人員及幼教人才不足,導致幼兒教育存在嚴重的供求矛盾,特別是優質幼兒教育,這是幼兒園收費逐年上漲的重要原因。
而稀缺的幼兒教育資源和高昂的費用也逐漸演變成檢驗一個家庭“權”與“錢”的工具。“孩子太多,幼兒園太少,‘有權的進公辦幼兒園,有錢的進私立幼兒園,沒錢的進非法幼兒園’已造成新的社會不公。”張曉梅說。
全國政協委員、寧夏銀川市政協主席洪梅香說,一般的工薪階層不堪高收費重負,只能選擇辦學條件差的民辦幼兒園。農村能上好幼兒園的孩子更是寥寥無幾。這種“貴族式教育”對與占絕大多數的一般收入家庭的孩子和農村的孩子是極不公平的。
“從幼兒園這一起跑線開始,有的孩子就已經在接受不平等教育。”全國政協委員嚴琦說,是否接受幼兒教育以及幼兒園辦學條件的差異,會影響到幼兒的成長,尤其對幼兒的情感、認知等非智力因素和后天成長影響較大。
建議納入義務教育范圍
幼兒教育是國家重要的基礎教育。洪梅香、張曉梅、嚴琦等政協委員建議將幼兒教育納入我國義務教育階段,讓孩子在幼兒階段就能享受公平的教育,不讓困難家庭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張曉梅說,從國際經驗上來看,不少西方發達國家,如德國、美國、英國、日本,已經把學前教育視為民族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紛紛制定詳細的教育大綱、標準,政府也編列了學前教育的發展規劃,著手推動學前教育免費化的進程。比如,歐洲經合組織國家主要是通過公共財政來支持幼兒教育,其中一些國家不論父母就業狀況和收入如何,幼兒教育均免費;另外一些國家則是采用國家財政支持和根據父母收入交費并行的方式,父母所支付的部分一般不高于費用的30%。
“除了重視公辦幼兒園管理以外,政府也應該大力加強對民辦幼兒園的監督、管理。目前由于開辦幼兒園準入門檻較低,導致幼兒教育質量良莠不齊。很多幼兒園存在辦學條件差、超班額招生、亂收費和安全隱患等諸多問題。”洪梅香說。
張曉梅、洪梅香、嚴琦等委員建議,把幼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階段,幼兒園的管理和收費按義務教育階段的要求執行。政府要加大對幼兒教育的投入,將幼兒教育納入公共服務范疇,提高幼兒園的辦學條件和辦學水平,同時制定相應的規范幼兒教育標準,嚴格控制幼兒教育亂收費情況。
“實現學前教育公平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正式調整政策前,可以先加大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力度。比如按目前的市場情況,制定出一個新的行業收費標準,對不同級別的幼兒園收費作出具體規定,對違規者給予重罰甚至取消其經營資格,把整個行業的收費控制在一個相對合理的水平上。”嚴琦委員說。
來源:新華網(記者 艾福梅 葉建平) 編輯: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