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何時“全國漫游”?
中國日報網消息:實際上,今年1月,人保部等三部委已發布了《流動就業人員醫保轉接接續暫行辦法》,這個辦法一度讓不少人興奮不已,以為醫保終于能像社保一樣實現無縫接續了。
然而,細究之下才發現,這個辦法目前仍是一張“空頭支票”,很多實質性的東西依然沒落實。為此,此次兩會,不少委員代表都呼吁,一定要讓醫保盡快實現“全國漫游”。
年限累積無規定 統籌基金未明確
《醫保接續辦法》似一紙空文
在今年1月19日,人保部等三部委發布《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障關系轉接接續暫行辦法》,并規定將于7月1日起實施。這一度讓眾多參保人簡單地以為醫保關系能像養老關系那樣全國各地轉移并累計年限。
但事實上,《辦法》規定,流動人員跨省就業時可以轉移自己的醫保,個人賬戶可以跟隨轉移劃轉。隨參保人身份的變化,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三種不同類型的醫療保險關系,也可互相轉移,但不得同時參加和重復享受待遇。進城打工的農民工,可在就業地參加當地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回農村后可帶回,轉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不會中斷。
但職工參保人最為關心的年限是否能累積,該辦法并沒有對醫保參保年限的接續進行規定,在轉移過程中也沒有對統籌基金進行安排。而只是個人賬戶隨轉移劃轉。廣州市有關部門的負責人表示,在個人賬戶方面,廣州從 1998年開始就可以轉移了,“但將醫保參保年限一起轉移接續,則一直沒有這方面的政策。”該負責人表示。
而就在該政策出臺后不久,陸續就有媒體質疑該政策疑似空文。
各地自行統籌導致轉移困難
“建議醫保關系能夠實現無障礙轉移,并且對于職工醫保要承認年限問題。”昨日,不少全國人大代表都建議,是否能借鑒養老保險關系的轉移方法,實現醫保關系的轉移。
人口流動加速受影響的人越來越多
全國人大代表徐源遠表示,如今人口流動頻繁,醫療異地費用報銷和醫保關系轉移等問題困擾著越來越多的參保人。據悉,如果參保人在外地工作,而醫保關系還在老家的話,則生病后就要面臨著申報異地就醫的報銷手續,甚至在數個不同地點和部門之間來回奔波,參保人的利益得不到及時的保證。徐源遠說,“各地報銷比例不等,醫保目錄不統一,地區間利益沖突、各地政策不一致、監管難度大等,造成的困難又難以一下子解決。”
徐源遠舉例說,現在有很多老人遷移投奔子女,而且這種情況逐年在增多,“老人生病了,在子女所在的城市看病后,還要收集好發票專門找時間回到異地替老人報銷”。徐源遠形容說“此事牽涉到千千萬萬個家庭”。
異地就醫報銷手續太麻煩
徐源遠表示,她經過調研發現,目前醫保關系的轉移主要在于“我國醫療保險統籌層次過低,統籌單元過多” 。據其介紹,目前,我國醫保基金由市級或者縣級統籌管理,參保人員在其就業所在地參保。全國有市縣級統籌地區約2700個,由于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地區之間的政策與管理辦法千差萬別,不僅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住院服務標準不同,醫療服務項目收費、個人負擔比例等均存在明顯差異,因而我國醫療保險制度整體上體現出區域封閉管理、制度分割的特點。
此外,在異地就醫方面,她表示也存在困難。據其了解,各市縣統籌基金“碎片化”分而治之的情況下,地方利益沖突的存在使得各地醫療機構為了不讓本地醫療費外流,不到萬不得已不給參保人開具轉診證明去異地醫院救治。
“即使開具了轉診證明得以到異地就醫,參保人在異地就醫過程中發生的醫療費用也不能由醫療機構和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直接結算,而只能先由參保人全額墊付再報銷,導致異地就醫過程中普遍存在醫療費用墊付金額大、報銷周期長、手續繁瑣等問題,大大增加了參保人的負擔。甚至存在部分重癥患者,因無法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墊付醫療費用而貽誤寶貴的救治機會。”徐源遠說。
來源:大洋網 編輯:諶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