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高房價和住房難成為全國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焦點。來自深圳的全國人大代表張育彪準備提交建議,呼吁盡快“叫停”當前弊端多多的經濟適用房政策,多建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張育彪還建議免除購買首套住房所有稅費,并可享受20%甚至50%個稅返還。
建經適房易滋生腐敗
張育彪說,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解決住房難問題上,主要政策是大量建設保障性住房,為經濟困難家庭提供公共租賃住房和廉租房,為中低收入家庭和部分人才提供經適房。雖然對緩解住困難家庭居住問題起到積極作用,但存在幾個難以解決根本性問題:一是財政支撐力度的可持續性。如果只是針對經濟特別困難、無力購買住房家庭建廉租房或公共租賃房,財力保障上肯定可行,但要大面積幫助中低收入家庭建經適房,在當前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需大量財力投入情況下,是否有充足財力則值得研究;其次是易滋生腐敗問題。工程建設是最易滋生腐敗的領域,尤其在高房價面前,政府部門出面大量建設經適房,利益空間可想而知,給違法亂紀者以可乘之機。
同時,難以保證住房政策公平性。張育彪說,當前社會群體住房主要是通過商品房市場解決。在市場上購買商品房,與從政府手中購買經適房相比,存在動輒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利差,誰可以買經適房,誰只能買商品房,界限標準難以清晰。
經適房政策致三不公
張育彪認為,經適房政策導致“三個不公平”:當前普遍實行“收入限定”做法,對居于收入線以上和以下的邊緣群體來說是極大不公平;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等本來處于社會中高收入階層者,可以買便宜經適房,而其他同樣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收入可能相差不大甚至更低的社會群體,卻只能高價買商品房,又是更大不公平;很多人為了購買經適房,找關系、“批條子”、隱瞞收入……“開著寶馬買經適房”、“老實人吃虧”現象更是對原本為促進社會公平而生的經適房政策“不公平性”的一種活生生的嘲諷。
張育彪認為,應盡快叫停當前弊端多多的經適房政策。在鼓勵地方對經濟特別困難、根本無力購買任何形式住房的家庭,建設廉租房和公共租賃住房基礎上,全面取消經適房、單位建房等政策。
買首套房享個稅返還
張育彪建議,對個人或家庭在城市、城鎮購買首套住房實行免稅費政策。目前,購商品房須繳契稅、手續費等,約占房屋總價3%~4%,個人首次購買住房契稅稅率暫下調至1%。比例雖不高,但對困難購房者來說是不小支出,應全部取消。
對已購商品房或擁有其他形式住房,但家庭人均居住面積低于所在城市普通住房標準的家庭,購第二套房的,對不足面積部分實行免稅費政策。
張育彪認為,在住房持有階段,對購首套住房者還給予個稅補貼。建議對個人或家庭購首套住房的,在一定年限內(如10年),按年繳納個稅一定比例(如20%甚至50%)予以返還。同時,增加炒房者持有成本,對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征收物業稅。
建議要點
●盡快叫停當前弊端多多的經適房政策。
●個人或家庭在城市、城鎮購買首套住房實行免稅費政策。
●個人或家庭購買首套住房的,按年繳納個稅一定比例(如20%甚至50%)予以返還。
要收物業稅 地產商叫苦
信息時報訊 (特派北京記者 趙安然 張玉琴 黃艷 朱小勇) 早在全國兩會開幕前,國家稅務總局表示物業稅開征具體方案已提交。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參加討論時說,物業稅開征有望平抑房價,但來自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政協委員穆麒茹直言不適宜把商業地產作為物業稅開征的試點。
開征物業稅平抑樓價
今年2月,國家稅務總局行為稅司處提交關于物業稅開征的具體方案。昨天在分組討論會現場,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告訴記者,今年帶來的提案就是關于開征物業稅的。目前,房地產保有環節稅制嚴重缺失,開征物業稅有利于房產行業健康發展,對炒房等不健康房產買賣引發高房價有平抑作用,而且對政府稅收有很多收益,可以用來修建更多經適房。
對于土地出讓金和物業稅不同之處,賈康指出,土地出讓金是“地租”,物業稅是稅收,兩者應互相配套并行不悖。對于尚在“空轉”的物業稅,賈康透露目前仍處于研究、充實方案階段,何時“實轉”有待確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