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北京的顏女士認為,希望孩子學到更多的知識。“雖說小學入學是免試,但還是會有一個面試的程序,這時候孩子都會拼命地展示自己的才華,唱歌、跳舞基本每個孩子都會,如果再能背誦幾首唐詩,算幾道數學題,豈不是能贏得更多面試分,誰不喜歡聰明的孩子呀,所以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盡量多學些東西,要比別的孩子超前一步。”
對此,也有部分家長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孩子一定要自然發展,在幼兒園階段就是好好玩耍,學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識、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就可以了,當然,孩子的接受能力強的話,也可以順其自然地學習更多的東西。
邵喜珍指出,家長要樹立新知識觀。知識并非只有單一的存在形式,現在多數家長重視的只是以語言和各種抽象符號形態存在的陳述性知識,不重視做的知識和“實踐”“體驗”的知識。
目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禁止幼兒教育“小學化”,是一種趨勢,作為市場主體的幼兒園不能逆勢而行。而且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作為幼教工作者不能為了一時之利,而不按照科學的教育理念教學,否則終將走不長遠。
據教育部發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規定,在幼兒階段要完成5個教育目標:
健康目標: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有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知道必要的安全常識,喜歡參加體育運動,動作協調、靈活。
語言目標: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喜歡聽故事、看圖書,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社會目標:能主動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分享,能遵守日常生活的行為規則,有初步的責任感,愛父母長輩、老師、同學,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科學目標:對周圍的食物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表達、交流探索的結果。能從游戲中感到數量關系體驗到數學的重要性,愛護動植物,關心環境資源。
藝術目標:初步感受并喜愛生活中的藝術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演。
來源:新華網 編輯:肖亭 楊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