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農惠民:科技從“象牙塔”走進百姓的生活
惠及百姓,是科技創新的最終目的。近年來,科技丟掉面紗,融入百姓生活。
糧食安全,全球關注,尤其是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在耕地和水資源日趨緊張、各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不利條件下,是什么支撐了我國糧食的豐產?
“是農業科技進步!”年近五旬的江西南昌農民李錢水說。
2004年啟動實施的“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重大項目,以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為主攻方向,覆蓋東北、華北和長江中下游三大平原12省的糧食主產區。
7年來,建設豐產核心區、示范區和輻射區6.83億畝,共計增產糧食4009萬噸,每畝每年節本增效100元左右,增加經濟效益589億元。
科技,正在為農民增收添磚加瓦。
不久前,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口服重組幽門螺桿菌疫苗取得了新藥證書。這是世界上首個獲準上市的口服重組幽門螺桿菌疫苗。為了這一天,第三軍醫大學教授鄒全明和他領銜的科研團隊整整奮斗了15年。
“我國是胃病大國,胃病的治療手段存在很多不足,效果也不理想?!编u全明說,研制幽門螺桿菌疫苗,將實現從源頭上防控病菌感染,具有重要的醫療社會價值。
科技,正在為人民的生命保駕護航。
今冬,專為C919國產大飛機準備的試飛跑道正在施工。
C919,中國首架自行研制的大型民航客機,將于2014年首飛。用不了多久,這一中國機型將和空客、波音一樣為人熟知。
當下,舉世矚目的京滬高鐵正抓緊建設,2012年前建成通車。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正研制時速500公里以上的真空高速列車,預計10年后投入運營。
即將開啟的“十二五”,“中國速度”還將繼續升級,載著國民駛入“大交通時代”。未來,中國的高鐵奇跡還將帶給世界更多的驚嘆。
科技,正讓百姓腳下的路四通八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