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12月19日,眾多媒體和首鋼職工在首鋼第二煉鋼廠共同見證最后一爐鋼冶煉的情景。 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在北京逐漸熄滅高爐的同時,一座新鋼鐵之城在渤海之濱拔地而起。記者了解到,至2010年底,首鋼京唐鋼鐵廠已達到年產鋼970萬噸的生產能力,集中了目前我國最大、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大型焦爐、燒結機、高爐、轉爐等設備,如亞洲最大的4座7.63米特大型焦爐,世界領先的5500立方米高爐等,構成了高效率、低成本的生產運行系統。“京唐鋼鐵廠是一個節約型環保鋼廠。”朱繼民說,“新鋼廠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對余熱、余壓、余氣、廢水、含鐵物質和固體廢棄物充分循環利用,基本實現零排放。”此外,首鋼北京順義冷軋項目已形成150萬噸冷軋板生產能力,首鋼還建設了河北遷鋼公司、首秦金屬材料公司,并重組了貴州水城鋼廠、山西長治鋼廠、貴陽特殊鋼公司、新疆伊犁鋼廠、通化鋼鐵集團等企業,2010年年產鋼達到3000萬噸。
首鋼勞動工資部部長閆永志告訴記者,搬遷過程中,首鋼共需安置分流職工6.47萬余名,通過廣泛征求職工意見、認真核對崗位人員,首鋼確定11條分流安置途徑,職工中很大一部分被派遣到首鋼順義冷軋廠、首鋼河北遷安廠區以及曹妃甸新建設的京唐鋼鐵廠;年齡較大、身體條件不允許和家庭有困難的職工,自主選擇退休或提前退休,領取補助和退休金。“石景山鋼鐵主流程停產后,1月11日,首批91名職工已趕赴京唐鋼鐵廠,至今年3月底,首鋼將全面完成職工安置工作”。
“人們不會因為首鋼搬遷失去對這座鋼城的記憶,一些標志性的工業建筑和設施將作為工業文化遺產永久保留。”首鋼集團董事長朱繼民說。
記者了解到,北京市政府已通過《首鋼工業區改造規劃》,“十里鋼城”舊址上將建設一座新城,定位為“城市西部綜合服務中心”和“后工業文化創意產業區”。新首鋼工業區將重點發展工業研發設計、文化傳媒、工業教育培訓、工業博覽旅游、生產性服務業、綜合服務六大產業,劃分為工業主題公園區、文化創意產業區、行政中心區、綜合服務中心區、濱河生態休閑區、總部經濟區和綜合配套服務區等七大功能區,不久的將來,首鋼舊廠房將變身中國動漫游戲城,石景山下建設中國冶鐵歷史博物館,盧溝橋畔崛起現代化物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