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年輕化重基層
干部年輕化,是干部群眾最關心的話題之一。從中央要求看,在本次換屆中,要著眼于增強領導班子整體功能和合力,進一步優化領導班子結構。既要考慮專業、能力結構上的合理性,又要考慮個性特點和工作閱歷、工作經驗上的互補性;既要大力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又要科學地使用好其他年齡段干部。
市、地、州、盟黨委、政府領導班子換屆時,要求保持以50歲左右干部為主體的梯次配備,其中43歲以下的干部要有1~2名。黨委、政府領導班子正職中,45歲左右干部的數量應有所增加。
也就是說,本次換屆后,至少“60后”,甚至“70后”干部將成為市、地、州、盟班子和正職的主力軍。地市級干部的年輕化也帶來了一系列對其工作的特殊要求。
首先,年輕干部學歷層次較高,專業知識較好,頭腦靈活、視野開闊,有闖勁有干勁,給黨和國家視野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但年輕干部中有不少人缺乏嚴格的黨內生活鍛煉,缺乏基層實踐特別是艱苦復雜環境的鍛煉,鑒于復雜局面、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強;也有些年輕干部群眾觀念和宗旨意識淡薄,黨性觀念和政權意識不強。
劉海濤說,對年輕干部,尤其要在增進對人民群眾的感情上下功夫,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重中之重。引導其把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作為一種信念來堅守,作為一種修養來錘煉,作為一種準則來恪守,使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始終成為引領其人生的指針。
其次,越是有培養前途的年輕干部,越要派到矛盾多、困難大、任務重的地方去,派到改革發展穩定的第一線去,讓他們到艱苦地區、復雜環境、關鍵崗位上砥礪品質、錘煉作風、增長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