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少川為倪仁吉題詞
《凝香閣詩稿》收有倪仁吉《題畫詩》五絕17首、《題自寫麗人圖詩》七絕13首。“設意中之景,想景中之人,寫人中之畫,作畫中之詩,對其景而其人呼之欲出,而其人之才與情亦無不畢出”。使我們欣賞她詩作的同時也得以窺見其繪畫藝術的獨特構思、高遠立意。
倪仁吉以宮女生活為題材作畫寫詩,計有七絕《四時宮意圖詩》36首。王凌老師對這部分詩作也發掘出其價值。
她不相信七夕之夜長生殿里唐明皇與楊貴妃的誓言:
秋到長生巧太多,正逢牛女會天河。
蛛絲瓜果無心祝,百子池頭月蕩梭。
她也不相信“紅葉題詩”的浪漫傳說,并犀利地指出:
題紅那得出人間,流水無情葉也閑。
不似回腸能九曲,卻憐從此誤云鬟。
她欣賞昭君出塞,欣賞她為求人格獨立而做出的痛苦抉擇:
錦隊旌旗蔽朔云,含悲立馬對斜曛。
不須更羨深宮侶,攜得宮衣可憶君。
王凌老師從《凝香閣詩稿》最后兩首《七絕·上元夜》看到“一個飽經煎熬、仍具有年輕心態的堅強老婦”“光彩照人”的動人形象:
今宵風景兆春陽,月下煙籠似有香。
何處紅妝笑相約,笙歌閣上禱文昌。
蕭鼓初停月色高,燒燈庭院已深宵。
窗前梅影橫斜處,把燭孤行照寂寥。
王凌老師充分肯定倪仁吉的詩歌造詣以至到了激賞的程度。對那首晚年《即景之一》:
露冷池蓮曉更愁,折來聊向膽瓶留。
小樓又有霞光入,妝點紅衣一段秋。
他這樣評論:“這種心境,這種意境,聯系倪仁吉的處境,真可謂光照千古,前無古人,后啟來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