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島內有關部門例行抽驗食品時,在一種“凈元益生菌”粉末中發現含有DEHP,濃度高達600PPM(即百萬分之六百)。追查發現,DEHP來自昱伸香料公司所供應的起云劑,而昱伸公司是臺灣最大的起云劑供貨商。
5月28日,臺灣“衛生署”又發現新北市土城區的賓漢香料化學公司也疑似在起云劑中摻入與塑化劑同類的可塑劑(DINP),而且影響層面比昱伸公司更大。臺檢方表示,賓漢公司供應的起云劑及轉制產品,全臺灣至少有12個縣市在使用,且還有業者未曝光。
民眾要求嚴懲“不肖業者”
臺灣衛生部門“食品藥物管理局長”康照洲表示,臺灣已于5月24日深夜,主動向世衛組織食品安全機構通報。另外,通過兩岸協議的窗口,向大陸食品安全單位通報。
據悉,為消除民眾疑慮,臺灣一些食品檢驗機構已開始就塑化劑項目免費接受民眾送檢。
塑化劑風暴引發社會高度關注,民眾紛紛要求嚴懲不肖業者。為此,臺灣立法機構準備修訂食品衛生管理法,將DEHP由第四類管制毒品改列為第二類控管,未來將加重處罰不肖業者,并建立食品履歷制度。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