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考察棚戶區改造:溫暖更多住房困難群眾
加快棚戶區改造,是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要內容,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近日接連考察山西、河北保障房建設情況后,2011年6月1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劉淇陪同下,又來到北京市門頭溝考察工礦棚戶區改造情況。【詳情】

前8個月保障房建設情況公布 5省開工率超過100%
記者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獲悉,今年1—8月份,全國城鎮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已實物開工868萬套,開工率86%(不含西藏自治區)。
其中,開工率超過100%的有5省,分別是河北、遼寧、福建、山東、陜西。此外,還有14個地方開工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或與全國平均水平持平,分別是:甘肅98%、寧夏97%、河南96%、山西94%、貴州92%、新疆生產建設兵團9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91%、天津90%、湖北88%、吉林87%、江西87%、黑龍江86%、江蘇86%、廣西86%。【詳情】

點擊保障房建設三大關鍵詞
1000萬套保障房建設,是群眾的熱切期盼,更是政府的莊嚴承諾。如今,保障房建設的進度如何,質量是否有保障,分配是否能保證公平始終牽動著社會各界的神經。
關鍵詞之一“進度”:全國開工率86% 各地不平衡
關鍵詞之二“質量”:總體有保證 管理尚需加強
關鍵詞之三“分配”:確保分配公平公正公開【詳情】
各地“十二五”規劃中提出保障性住房建設
各地
|
“十二五”規劃
|
2011年安排
|
北京
|
十二五”期間,北京計劃新增保障性住房100萬套。
|
今年北京要新開工建設和收購20萬套保障房,力爭竣工10萬套。
|
上海
|
“十二五”期間上海計劃新建住宅約1.3億平方米,其中各類保障性住房將占新建住房總套數的六成。
|
上海市計劃建設和籌措保障性住房1500萬平方米,包括經適房500萬平方米、動遷安置房800萬平方米和公租房200萬平方米。
|
重慶
|
重慶將強化住房保障的政府責任,大力推進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供給體系建設,覆蓋城鎮住房困難家庭、進城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和外地來渝工作人員等人群,力爭解決占城鎮人口30%以上的中低收入群眾住房困難問題。“十二五”期間,重慶將建成公租房4000萬平方米。
|
重慶將完善“雙軌制”住房供應體系,今年新開工公租房1350萬平方米。
|
深圳
|
“十二五”期間,深圳計劃籌集建設保障性住房24萬套,總建筑面積1616萬平方米,用地供應總量為5平方公里,安排資金投入約為691.65億元,并計劃通過實物與貨幣相結合的方式,為40.8萬戶符合條件的本科以上學歷人才安排住房保障。
|
2011年深圳將安排建設保障性住房6.2萬套,其中新開工3萬套,竣工1萬套,擬協調安排用地126公頃,安排資金145億元。
|
杭州
|
將公共租賃住房、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拆遷安置用房、人才專項用房這五類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列為破解“十二五”住房難問題的重要任務。
|
杭州市政府落實約171畝土地,預計可建公共租賃住房約37萬平方米,可解決約6000戶家庭的住房困難。
|
南京
|
未來五年內,南京市要完成建設各類政策性住房2000萬平方米,十二五期間新開工面積中要竣工1100萬平方米,預計將提供各類保障性住房27萬套,其中廉租住房1萬套,經濟適用房住房3.2萬套,公共廉租房3.5萬套,限價商品房1.3萬套,拆遷安置房18萬套。
|
明年將新開工經適房、公共租賃房(人才公寓)等600萬平方米,竣工300萬平方米。
|
天津
|
未來5年,天津將新增保障性住房40萬套,比“十一五”期間增加20%。
|
天津2011年將新建保障性住房19萬套、1200萬平方米。其中,公共租賃住房建設485萬平方米、10萬套;經濟適用住房建設3.8萬套;限價商品住房 5.2萬套。
|
央企參建保障房 半數仍缺席

吉林“八路安居”工程使600多萬人實現安居夢想
6月16日,延吉市建工街道長海社區朝鮮族廉租房住戶蔡昌林(左)和母親在家中,家具家電都由親戚湊來。蔡昌林夫婦都是殘疾人,從前四處租住平房,冬天為了取暖要搬煤、劈柴等,十分不便。新的廉租房地暖充足,省去了他最大的煩惱。
從2006年起,吉林省先后實施了大規模的城市棚戶區改造、林業棚戶區改造、煤礦棚戶區改造、農民泥草房改造、城市廉租房建設、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和國有墾區危房改造等“八路安居”工程,使全省211.5萬戶、630萬低收入人群實現了安居夢想。到“十二五”末,吉林省“八路安居”還將解決和改善106.8萬戶城鄉居民的住房條件,讓更多的住房困難群體住得溫暖。【詳情】
上海五年內將供應百萬套保障性住房
記者從9日召開的2011年上海市建設交通工作會議上獲悉,上海“十二五”期間將進一步改善住房民生,計劃在五年內供應各類保障性住房約100萬(套)戶。
據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委員會主任黃融介紹,“十二五”期間上海將把增加保障性住房作為重中之重,通過新增包括廉租房、經適房、公租房、動遷安置房等各類保障性住房近百萬套,明顯改善上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據了解,上海“十二五”新增保障住房具體計劃為新增廉租住房受益家庭7.5萬戶,新建供應約40萬套經濟適用房,多方式籌措和建設公共租賃房20余萬套,完成中心城區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350萬平方米,建設供應約30萬套動遷安置房。【詳情】
北京市規定符合條件征地拆遷戶可優先住保障房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近日公布《北京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中住房保障優先配租配售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規定符合條件的征地拆遷戶可優先住保障房。
征求意見稿明確,征收國有土地上個人住宅,在進行補償安置后,被征收人符合北京公租房、廉租房、經適房或限價房條件,通過資格審核的,將優先給予住房保障,對被征收人直接配租、配售。這意味著,通過資格審核后,可配租配售保障房的被征收家庭,可以不用參加各區縣的公開搖號,直接參與選房。【詳情】
記者從山東濟南市政府獲悉,為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濟南市明確保障性安居工程6月底前將開工建設一批,今年10月份所有項目都要開工。
今年,山東省政府分配給濟南市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務目標為2.6萬套,其中公共租賃住房2萬套,占全省的27%;新建農房6.1萬戶(包括整村遷建5.5萬戶),改造危房2260戶。濟南市“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5年內將新建保障性安居住房10萬套。【詳情】
來源:中國日報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