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 president from 2000 to 2008, Putin oversaw an economic boom where household incomes improved on the back ofa rise in global oil prices, and his tough talking and macho image helped restore Russia's self-confidence on the world stage.
Some economists say his return to the Kremlin makes it less likely that Russia will carry out much-needed changes such as pension reforms and reducing Russia's dependency on natural resources. Oil and gas revenues make up half the budget.
Others say Putin and Medvedev differ more in style than policy.
(Read by Christine Mallari. Christine Mallari is a journalist at the China Daily Website.)
點擊查看更多雙語新聞
(Agencies)
俄羅斯總理弗拉基米爾普京日前表示,將于明年三月參選總統。如果順利,他將在未來12年內領導俄羅斯。此前數月關于普京參選的猜測也終于告一段落。
普京在其領導的統一俄羅斯黨代表大會上作出上述表態,眾人聽聞后長時間起立鼓掌。但有批評人士擔心,普京重返總統職位會導致政治、經濟新一輪停滯。
俄憲法規定,總統最多連任兩屆,普京迫于此規定,在2008年卸任總統,之后他和德米特里梅德韋杰夫就開始了政權的“輪流交替”。
在莫斯科體育館舉行的精心設計的大會上,58歲的普京接受了梅德韋杰夫的建議,決定重回總統職位。
普京說:“直接說吧,我和梅德韋杰夫幾年前就私下達成了協議,把未來的分工和角色問題說好了。”
“但我倆都認為,誰做什么,誰當總統,這絕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全心工作,將實現什么結果,以及民眾怎么想。”
在11年的執政期內,普京樹立了一個精力充沛的領導人形象,曾被拍到赤裸上身騎馬、潛水,還展示過柔道功夫。鎮壓車臣分裂主義叛亂、制服富豪商人、使不安定的地區歸順等政策也使他在俄羅斯民眾中樹立了相當高的聲望。
普京在之前遭泄露的美國外交電報中被描述為俄羅斯政壇交替中的“帶頭大哥”。他還提議自己年輕的新派門生在選舉后接替總理職位,以樹立政府的年輕改革派形象。
在2000年至2008年普京任職總統期間,隨著全球油價上漲,俄羅斯家庭收入大增,經濟一片繁榮。普京的強硬講話和硬漢形象也幫助俄羅斯重樹了在國際舞臺上的自信。
有些經濟學家認為,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宮后,俄羅斯將不大可能開展急需的改革措施,如退休金改革、降低自然資源依存度等。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收入占俄羅斯財政預算的一半。
但也有人稱,普京和梅德韋杰夫只是行事風格不同,政策大同小異。
來源: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