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3 分流人口,5年移出10萬人
西城區計生委副主任竇淑齡介紹,未來5年,西城區將向大興、昌平兩區疏解5萬到10萬人,以減輕中心地區人口的壓力。目前,西城區已有兩個社區啟動疏解的準備工作。
竇淑齡說,西城區將通過保障安置房項目、房地產開發、單位自建和居民購買商品房等多種方式進行人口疏解。位于昌平天通苑附近的新社區將于明年啟動。據悉,西城區擬定6片舊城保護人口疏散區域。
竇淑齡說,故土難離的觀念讓很多居民不愿離開西城區,疏解工作相對緩慢。為此,西城區政府出臺了一些鼓勵措施。如利用西城區的優質資源,在昌平新區規劃中配套了醫院、學校和幼兒園,使疏解后的居民生活質量不降低。
配套建設 人口超標調資源
西城區今年率先開始研究人口動態監測系統,年底前有望投用。該系統將以人口警戒線為標志,連接供熱、用電、用水、教育等公共資源,一旦人口高出警戒線,相應的所有公共資源將立刻啟動調整,以滿足人口變化的需求。此外,西城區還將建立全員人口信息庫,提供人口數據,為今后幼兒園、養老院建設提供數據支持。針對流動人口,將著力提高服務水平,維護流動人口合法權益,實現流動人口與戶籍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目標。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