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止商業壟斷地位的形成
網民張海英認為,我國目前的商業零售市場土壤,很適合沃爾瑪野蠻發展。沃爾瑪依靠資金優勢、采購優勢、優惠政策等支撐,在很多區域市場都形成了壟斷局面,一方面壓榨供貨商,收取高額進場費、通道費、節假日促銷費等費用;另一方面玩“標簽游戲”、銷售假冒商品,可以說,既不怕供貨商拒絕供貨,又不怕消費者“用腳投票”。遺憾的是,至今沒有對這些國際名店進行壟斷調查。
在商業領域,早有沃爾瑪“五公里死亡圈”之說,也就是在存在一家沃爾瑪超市的方圓五公里范圍內是不會存在其他超市的,消費者別無選擇。重慶市工商局羅德勇處長介紹說,國外一般把大超市規劃在郊區,就是為了避免商業壟斷的形成。假冒“綠色豬肉”曝光后,記者采訪沃爾瑪冉家壩店時,問一名消費者“今后還會不會來這里”,他回答說“沒辦法,只能在這里買”。超大體量的沃爾瑪等超市在客觀上形成壟斷,綁架了消費者。羅德勇建議,今后我們國家引入商業巨頭時,在商業布點應該進行深思和預警。
國家工商總局市場規范管理司原司長張經認為,沃爾瑪、家樂福等跨國公司規避中國法律和政策,違背商業流通規則,違反這些公司在其他國家布局與建設的慣例而進入中國,不是一個僅限于局部調整和微觀控制的問題。實際上,它們在中國市場無序地進行大規模零售商業網點圈地式的布局與建設,嚴重沖擊了我國流通市場經濟秩序。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