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然在山林里趕雞,讓它們多運動。

冬天用爐火為小雞取暖。
不開跑車開長安
最難過的還是寂寞。養雞場的風景很好,但是安靜得讓人心慌,除了工人,就沒其他人了。電話不通,網絡不通。這讓從小到大生活在城市里的彭然很不適應。“到現在,我也只敢說,我適應了這樣的生活。”彭然說。在辦養雞場后,自己的跑車很少再摸了,換成了更為實用的長安貨車。
從父母那里取經,有創業經歷的父親一再告誡要注意銷售。但是彭然和李興懿沒當回事。結果,當出欄量達到1萬只時,兩人慌了。這么多雞,沒人買怎么辦?“這讓我好幾個月睡不著覺。”彭然說,平均5個月就能長成一批雞,全是用谷子、玉米喂大的,但是雞再好,沒人來買還是變不成錢。銀行的貸款就在頭上懸著。那段時間,天天早上4點起床去跑銷售,直到晚上回雞場給雞準備第二天的伙食。“人都累變形了。”彭然說,還好現在銷路打開了。
“我終于知道了父母創業來之不易。”彭然說,自己會養雞場當成一項事業來做,把它發展壯大起來。
來源:重慶晚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