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穩物價:低收入者的樸素愿望
廣西憑祥市夏石鎮農民蘇端榮是一個老蔗農,他告訴記者,種植甘蔗十幾年了,2010年是收入最好的一年。“我今年承包田地,一共種植了190畝甘蔗,由于糖價比較高,政府也將甘蔗的收購價由260元∕噸提高到350元∕噸,我今年一共收入了10余萬元。”
但是,2010年以來農資的價格和勞動力的報酬都在上升,蘇端榮掙的錢被這部分成本占去了不少。“現在一包50公斤的尿素要150元,50公斤的復合肥要50元。勞動力的價格也升高了不少,雇一名工人干一天活要50元,過去只要30元。”
蘇端榮說,雖然2010年糖價比較高,賺了不少錢,但是他還是希望糖價能夠保持穩定在一個合理的水平。“過去幾年糖價跌得厲害,我幾乎不想種了,這兩年糖價又上去了。糖價總是一高一低,對農民不是好事情。”此外,蘇端榮說,他希望政府能夠加大對農民補貼的力度,現在國家的各種補貼幾乎都被農資價格上漲抵消了。
與農民尚有自給自足的可能相比,生活必須以消費為主的城市低收入群體對物價更為敏感。小李和小周是一對來自陜西漢中的農民工夫婦,他們半年前來到山西太原經營一家涼面皮小店。談起未來五年的愿望,他們說最迫切的就是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盡快把留守老家的孩子接過來就地入學。
但當前物價上漲過快,已經明顯影響了他們實現愿望的進程,希望國家能出臺一些穩定物價的措施。“現在糧油菜價漲得太猛,我們的面皮卻不敢漲價,只要漲一點來的人就少很多。”丈夫小李說,“要是生意好,過年就能回家。生意不好,就回不去了。”
盼幫扶:創業青年的未來夢想
初見美容按摩師夏雪(化名),精致干凈的妝容,臉上帶著服務業招牌式微笑,記者很難想象她是一名“85后”大學本科畢業生。她1985年出生在遼寧省撫順市一個小縣城,父母做小生意,家境不算困難,2003年考入沈陽一所大學的旅游專業。
大學畢業后,夏雪應聘到沈陽一家民營企業做銷售工作,一年多后公司卻因意外而倒閉。一天,夏雪在租房小區門口看到附近一家美容會所的招聘啟事,就去求職成了一名美容師。“一是緩解經濟困難,二是這份工作離家近,環境干凈,接觸的也都是女顧客,沒什么不好。”
盡管家人極力反對,工作也十分辛苦,但一年多來,夏雪卻喜歡上了這份“伺候人”、卻能為別人帶來美麗與健康的工作,更讓她高興的是,自己的工作也漸漸獲得了父母的認同,父母搬來沈陽和她一起租房住,用行動支持她的工作。
談到未來五年的愿景,夏雪說,爭取能在兩年內,在沈陽買一處房子給父母安享晚年,但現在沈陽房價平均也要五六千元一平方米,太貴了,看來自己要更加努力工作賺錢才行!
夏雪說,盡管現在收入還不錯,自己肯定不會滿足于一輩子當個美容按摩師,“我現在對這一行的產品配送、人員管理、行銷模式都有了一定了解,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能在五年內創辦自己的美容院,最起碼也能做到一些美容院分店的店長、經理級,我相信在這個行業也一定會有自己事業的春天”。
對于創業,她表示,自己面臨的最大困難還是啟動資金不足,現有銀行系統的一些貸款手續繁雜,還必須有抵押物,希望政府能更多考慮目前青年創業的實際情況,出臺幫扶力度更強的政策。
在上海,兩年前拿到MBA學位的孫健正琢磨著開網站創業,他的想法是經營一個大型運動社交網絡“動族網”。根據孫健估算,“動族網”2年的運作需要90萬元左右人民幣,因此,他計劃著申請“天使基金”,尋求政府支持。
孫健告訴記者,政府剛開始扶持創業時,基金審批較易,但隨著“胎死腹中”項目的增多,基金審批已經難上加難。
除了要自己拿出一筆可觀的金額外,還得用“盈利模式”來說服眾人。于是孫健奔波四處,從親朋好友處籌得30萬啟動資金,“但如果沒有前幾年砸錢來吸引用戶,盈利幾乎是空談”。因此孫健希望,政府的創業基金審批評估能夠根據IT行業特點做一些調整,幫扶力度更大一些。
“更好生活”需要更有力改革
走遍了南北西東,寫不盡民生愿景。不管是希望自己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找到一個好工作,多掙一點錢,還是希望物價再低一點,房子再便宜一點,幫扶政策再多一點……人們對未來五年的“更好生活”仍然充滿希望。大力推動相關改革,呵護這樣的希望,讓“十二五”成為“希望的五年”而非“失去的五年”,則是政府的責任。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兼薪酬委員會會長蘇海南認為,“十二五”期間政府推動的改革,首要的一點就是打破城鄉分割的壁壘,改變存在多年的城鄉二元結構。其中關鍵的一點是改革戶籍制度,減少戶籍對勞動力的束縛以及對人口流動的負面作用。第二是全面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特別是教育、醫療、社會保障服務的均等化。
公共服務領域的改革及措施應當首先考慮弱勢群體,而不是最后才照顧到這部分人群。城鄉間的公共服務水平應當盡可能一致,別讓農村的孩子在起跑線上就落后一大截。第三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讓財富更多地向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傾斜,同時打擊權力尋租和灰色收入。此外,干部任用制度也應該進一步深化改革。
我們欣喜地看到,“十二五”規劃提出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四大體制改革正在逐步實施,人們的希望正在成為政府的行動。比如中央已經多次提出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正在破題;有關部門最近承諾,繼公務員公開招考后,2012年,全國所有的事業單位也將做到公開招考……未來五年,人們將有望擁有一個更為寬松、適宜的發展環境。
相關閱讀:
學生“民工化”能化解“用工荒”?
今年吉林省城鎮將新增50萬人就業
經濟形勢向好 2011:就業市場六大新變化
來源:半月談 編輯:鄧京荊 于姝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