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小灣水電站300米高的雙曲拱形大壩水閘洞開,第一臺機組開始發電。新華社記者 陳海寧攝
攻堅階段,改革如何再發力?
新年伊始,房產稅改革試點一石激起千層浪。“對居民個人住房開征房產稅,意味著掌握了可對包括收入、消費、財產等多個環節實施稅收調節的相應手段。”中國社科院財貿所所長高培勇從完善稅制的角度認為,“這對于正處在轉型關鍵期的中國至關重要”。
作為一項財稅改革,房產稅的試點,也引發了人們對開局之年改革走向的關注。
“改革已經進行了30多年,由易到難推進到如今,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但又必須取得實質性突破。”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聶高民認為。
不深化改革,就可能貽誤重要戰略機遇期,喪失已有的發展成果。今后5年,正是改革的攻堅時期,站在開局之年,改革究竟如何再發力?
在“十二五”規劃建議中,改革的路徑已經清晰可見:從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看,財稅金融、要素價格、壟斷行業等改革要取得明顯進展,更好地發揮市場價格信號作用;政府職能要加快轉變,進一步提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則需要完善沿海、沿邊、內陸開放格局,推動外貿從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這些改革指向,著眼于建立有利于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的體制機制,這既是今年,也是‘十二五’期間乃至今后更長一段時期改革的新特征。”遲福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