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下午,6位全國政協委員在梅地亞兩會新聞中心,就教育改革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提問。
這6位全國政協委員是:北京師范大學校長鐘秉林、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程天權、民進四川省副主委王康、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吉林大學學位委員會副主任遲寶榮、北京舞蹈學院原院長王國賓。
鐘秉林委員:自主辦學是現代大學基本標志
在回答如何給大學“放權”問題時,鐘秉林強調,堅持自主辦學、學術自由、以師生為本應該是現代大學的基本標志。要調動和發揮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管理高等教育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擴大大學的辦學自主權,更多利用政策導向、經濟杠桿、檢查監督和信息服務方式來管理大學,并處理好大學內部學術和行政之間的關系。
鐘秉林強調,讓學校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辦學、依法治校。
程天權委員:高考改革要發揮全社會聰明才智
談到高考改革問題時,程天權委員表示,在教育資源還不能完全滿足所有人都進入大學尤其是進入好大學的情況下,如何選拔人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程天權委員說:“現在我們做了一些改革嘗試,就是把‘一考’變成‘兩考’或者多次考試,這種辦法本意不是想加重學生負擔,是想通過初步的選拔考試,滿足學校在挑選學生上的要求和希望。”
程天權表示,一些學校正在嘗試聯考方式,選擇優秀的、有創新能力的、有潛質的學生。這些改革還處于嘗試階段,至于效果如何需要在嘗試的過程中進行評估。“這個評估不僅需要學校,更需要社會來發表意見,最后形成一個相對比較好的、弊端比較少的選拔方法。”
王康委員:確保教育經費用在“刀刃上”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2年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要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的4%。王康委員表示,“這是我們期盼多年的愿望。”
王康認為,確保教育經費占比目標的實現,并將教育經費用在“刀刃上”,需要從三方面入手:首先,各級財政要調整支出結構,制定預算時優先列入教育增長部分;其次,要不斷擴大教育經費來源;三是要通過加強社會監督、公布經費預算等措施,保證把錢用到明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