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交通運輸委5月29日透露,大運會公共交通保障初步方案已經制作完成,將建立“1+6+4+45+47”的賽事交通保障網絡體系,強力推進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交通運輸保障工作。
深圳市交通運輸委主任黃敏介紹,“1+6+4+45+47”賽事交通保障網絡體系,就是建立1個總調度中心,6個調度分中心,4個交通服務團隊,45個場館交通經理團隊,47個非競賽交通服務場所調度點。近期該委將協商轄區局和運營企業對方案進行完善,確保方案的可操作性。
據悉,大運會期間,東西機動車將實施單雙號限行,此舉預計可減少車輛50%,超過200萬人次的交通量將轉移到社會公共交通。軌道二期開通以后,軌道交通承擔量可增加145萬人次/日,而社會交通減少、運輸效率提高,的士和常規公交運輸能力均會有較大的增長。根據初步測算,實施單雙號限行后按現有運能計算會造成公共交通運能有一定的缺口,但大運會前,深圳公交行業將補充運力3493臺。
大運會期間,所有和比賽場館相關的常規公交線路賽時散場時間按照高峰密度發車,針對存在運力缺口的場館則采取布設賽時專線的措施。交通部門將充分結合軌道網絡和既有公交走廊,布設短途擺渡線路,依靠既有運力資源,擴展場館運能規模和可達范圍,結合遠端交通樞紐、區域中心,布設直達專線,完善場館空間可達性,減少乘客換乘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