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來臨之際,市委、市政府按照“簡約、低碳、綠色、活力”和“少擾民”的大運會辦會理念,向全市發出了“綠色出行、停用少用、給力大運”的倡議,不強制限制機動車上路,而是鼓勵市民大運期間自愿申報車輛停駛。自7月15日活動開展以來,行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據交警局最新數據,目前共159006人已經申報了車輛停駛。
目前,我市汽車保有量已達185萬輛,加上長期在深行駛的外地車輛,我市道路汽車總量將超過200萬輛。而我市現有道路通車里程僅6164公里,機動車密度約為每公里320輛,道路資源已十分緊張。同時,大運期間有近2萬名運動員、技術官員、媒體記者來深,每天需開行專用交通線路300多條、每日投入交通班車最高達600多輛,且按照我市申辦大運時提出的所有車隊1小時內到達的承諾,大運交通保障的任務十分艱巨。,7月13日,王榮書記向全市人民發出了“綠色出行、停用少用、給力大運”活動倡議,呼吁市民以自愿的方式,少駛、停駛車輛,支持大運。
政府部門停駛公私車 各單位倡導綠色出行
按照“綠色出行”行動的要求,市直機關工委成立了以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王穗明任組長,市直機關工委書記劉恩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組織召開了全市200個單位參加的動員部署大會,一方面統籌全市“公車停駛”工作,另一方面組織全市黨員、公職人員主動申報停駛私人車輛,統一了組織和要求,制定了周密詳細、操作性強的工作方案,目前,市委辦公廳已承諾大運期間100%綠色出行;市人大機關承諾大運期間所有參與行動的私人車輛統一停放在單位停車場;市委組織部向全市組工干部發出帶頭“綠色出行”的倡議,并積極發動親朋好友參與到行動中來;市政法委要求全員參與對應單雙號綠色出行;市公安局、市規劃國土委、市住建局、市科工貿信委、市交委、市婦聯等單位均已發起倡議和并作出承諾。
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方面,市教育局及教育工委于7月23日組織了教育系統及教職員工大會,向社會鄭重承諾帶頭參與“綠色出行”;7月24日,由62家社會團體發起的支持綠色出行“綠飄帶”行動在蓮花山舉行,號召社會各界參與“綠色出行”活動。
目前,我市各職能部門按照分工,迅速行動,創新工作舉措,保障了“綠色出行”活動的順利開展。市公安局率先召開“綠色出行”啟動儀式,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長李銘親自動員全體民警及家屬帶頭申報,并在公安內網開通申報平臺,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全力實現8萬停駛車輛的目標;公安交警局將印制的宣傳單、榮譽車貼及時分配到社區、停車場、加油站、高速收費站等處,通過各交警大隊窗口直接受理市民申請,聯系各政府部門、團體組織開展綠色出行倡導活動;共青團市委率先組織本單位工作人員團體申報公用車和私家車,成為全市首批團體申報、支持綠色出行的單位。他們還依托800個大運支援服務U站,動員廣大青少年、義工積極參與,并積極組織開展“低碳行、綠色行、給力大運我先行”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市委衛生工委、市衛生人口計生委倡導全市醫療單位積極參與到少用、停用私車活動中,特別要求在地鐵站附近的單位車輛停駛比例要更高;市教育局通過開展學生“小手拉大手”活動,帶動家長“綠色出行”,并借助教育系統平臺向家長發送綠色出行倡議短信,在深圳教育網、深圳招考網等網站上進行宣傳;市民間組織管理局以1100多家物業公司為重點,發動社區群眾積極參與,并于24日開展了百家企業集體申報、千名志愿者進社區活動;市人居環境委開通了網上拼車平臺,方便市民自由組織拼車,并且提供了空氣質量監測對比分析及停駛減排計算公式兩項服務,使市民及時了解行動在環境改善方面的效果,方便市民計算自己綠色出行后的減排成績,增加了行動的趣味性和說服力;國資委積極發動相關企業采取大運期間員工帶薪休假、錯時上下班、網上辦公等舉措;羅湖、福田、南山、鹽田、龍崗、寶安等區政府及光明新區、坪山新區管委會,在社區街道、加油站、收費站、客運站等處廣泛發放宣傳單和倡議書,發動市民申報。
2000萬用戶收到倡議短信 60萬榮譽車貼已發放
市政府“綠色出行”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制發放了60萬份榮譽車貼和150萬份宣傳單張,開展了一系列的宣傳活動,將“綠色出行、停用少用、給力大運”的倡導逐步推向高潮。
市公安交警局迅速研發車輛申報停駛系統,及時開通在互聯網、手機短信平臺、交警熱線電話等申報渠道,并通過交警車主短信平臺3次向85.5萬車主發出共256.5萬條的倡議短信;移動、聯通、電信公司向全市近2000萬手機用戶發送宣傳短信;市機關作風大提升活動辦公室和市交警局走上街頭,在全市設點43個宣傳“綠色出行、停用少用、給力大運”活動的意義和申報停駛方式,接受市民現場申報;全市各大主流媒體對行動進行集中宣傳報道,廣電集團錄制了2條電視公益廣告、4條廣播公益廣告,廣播電臺每天不定期向車主發出行動倡議;特區報業集團擴充申請渠道,通過其“特網”、官方微博、特網論壇等網絡平臺,號召、組織深圳特區報讀者、網友積極參與“綠色出行、停用少用、給力大運”的申報活動中,并通過抽獎獎勵“紀念版深圳通”、評選“綠色出行形象代言人”等活動,使綠色出行成為深圳的新風尚。
7月18日,市委宣傳部、民間組織管理局、深圳廣電集團與62家單位機構,聯合發起了“綠飄帶行動”,對已申報停駛的市民車友、社會組織、單位企業,在全市的中石化加油站及“城市U站”申領綠飄帶,7月25日,晶報聯合市委宣傳部、市交委、市交警局、市民間組織管理局在蓮花山開展“綠飄帶行動”啟動儀式暨“百家企業響應綠色出行號召集體申報”活動, 700多個志愿者高舉系著綠飄帶的左手,齊聲為綠色出行吶喊助威。7月19日下午,市公安交警局召集了香港運輸企業聯合會等多家運輸業代表進行座談,就我市在大運會期間采取的“綠色出行、少用停用、給力大運”措施進行了詳細解讀,并倡導香港司機共同參與這一措施,歡迎香港朋友乘坐地鐵來看大運。
多措并舉保障大運期間市民出行需求
為配合“綠色出行、停用少用、給力大運”行動,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專門制定了一系列配套交通管理措施:一是對大運專用道作出調整,適當延長部分道路的大運專用道,施劃了專用道的標線,使之更符合大運期間交通出行特點;二是加強涉大道路和各道路節點路面警力部署,增加警力安排,制定更合理的交通管理勤務方案,全力保障大運出行需求;三是與交委溝通,進一步縮短軌道交通發車間隔,計劃新增、更新3400余輛公交車,增設270公里公交專用道,提高公共交通運行效率;四是市人居環境委積極與市公安交警局溝通,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加強全市30萬輛“黃標車”違法上路行駛的查處力度,以削減車流量,提升空氣質量;五是各單位積極行動做好綠色出行后的通勤保障,開通勤車、拼車等方式解決好參與行動人員的交通出行問題,并緩解公共交通的壓力;六是針對夏天東部交通出行熱的特點,對東部交通政策、組織流線、管控方案作出相應調整,以應對停用少用車輛后市民出行可能出現的交通狀況及保障大運交通等。市公安交警局將會多措并舉,立足服務廣大群眾,充分滿足停用少用車輛市民的出行需求,確保大運期間道路暢通的同時不影響市民的正常出行。
多途徑申請綠色出行 單位核實申報情況
目前,各部門通過多種途徑公布申報方式,指引市民進行車輛停駛申報:60萬份榮譽車貼和150萬份印有申報方法的宣傳單張正通過大運U站、停車場、加油站、車輛安檢檢測站、尾氣檢測站、轄區交警大隊窗口、高速公路收費站等進行發放;配合行動開展,市行動辦專門制作了簡明扼要的行動“申報指引”提供給新聞媒體,以便各大報紙在固定板面每天登載“申報指引”;電視臺用字幕進行滾動播放“申報指引”;電臺不定期播報“申報指引”;深圳新聞網、深圳政府在線、大運官方網站、網上深圳交警等網站主頁上專門用醒目形式公布“申報指引”。
申報可通過互聯網、交警大隊或街道辦事處設立的宣傳活動現場申報,個人的還可以通過短信、交警熱線電話、手機WAP深圳交警網站申報。申報資料:提供車牌號、號牌種類、停駛類別等相關信息。互聯網址:www.stc.gov.cn;公安(交警)車主短信平臺:移動用戶發送到106573455222、聯通用戶發送到106550205222申報;交警熱線電話:0755-22222000(20條線);手機WAP深圳交警網站:wap.szicity.com。
同時,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天下午17時對申報情況進行統計,通過新聞媒體對社會公布,并已于7月22日將使用集體申報的單位、社會組織的申報情況統計制表分別向行動小組成員進行了反饋。其中,市直機關工委、市人居環境委、市交委、市民政局第一時間將其發動的單位的情況進行了核對,并密切與行動辦公室保持溝通聯系,及時了解掌握申報動態情況。
來源:深圳新聞網(記者 梁沅)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