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玉是九七年參加工作的,三十多年以來一直在夾信子長征小學工作,夾信子是駝腰子鎮東北部的一個小山村。全屯53戶人家,240口人,村子周圍群山環繞,交通不便。到現在只有兩條崎嶇的山路與外界相連,雨天道路泥濘,冬天雪阻。村子里沒有有線電腦,也沒有醫生。他就是這個小山村里的唯一的一名教師,現在又6名學生,是四、六復式。
他很喜歡這份工作,雖然當時民辦教師收入很低,面對其他村民高收入的誘惑,他沒有放棄教學工作。因為那里的孩子渴望知識,他要用知識來改變這些山里娃的命運,甘愿清貧,他也決不放棄。
當時辦學條件很差,校舍簡陋,室內陰暗潮濕,許多孩子手腳都凍壞了,有些學生因受涼腿疼。他也一樣,在那樣艱苦的環境里一干就是十七年。直到建了新校舍,辦學條件才得到改善,雖然條件艱苦,但工作卻充滿激情。他忘不了從教的第一年教二、四復式,第二年教三、五復式,五年級參加升學考試,成績全鎮第一,并且成績在前三十名以里。從那以后,他的教學成績一直很好,受到了領導和父老鄉親的好評。
雖然學校只有他一名教師,但他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堅持每天早早到校,從不因私事曠工,即使有病也堅持上班。因為只要和學生在一起他心里才踏實。
長期以來,他始終從事復式班教學工作,除了教語文、數學外還要教科任課,有時還要承擔三組復式的教學。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他每天早到學校為學生上課。有時采取輪流給二組復式上課,另一個年級下課的方法授課,其實學生并不累,只是他沒有了休息的時間,加上他患有高血壓和腦動脈硬化,一天下來頭昏腦脹。
為了教學需要他又嘗試著學起了英語,并承擔起了英語的教學,雖然他付出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但看到學生取得的成績,他認為他的力氣沒有白費,為了學生苦點、累點,值!
關愛學生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保證。長期以來他一直像呵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呵護著每一個學生,冬天天氣寒冷,為了不讓學生挨凍,他就早早來到學校生爐子,把屋子燒的暖暖的。關心照顧好每一名學生。有一名叫馬壯的同學,是四年級時從東柳小學轉入長征校讀書的。他爸爸傷心的說:“這孩子完蛋了,沒有希望了,20名學生中,他考倒數第一,在學校你就多費心吧!”王明玉老師十分理解家長的心情,通過觀察,王明玉發現馬壯是個聰明的孩子,只是貪玩,學習不努力。王明玉經常找他談話,讓馬壯知道父母在外打工的艱辛。還經常為他補課,使他的學習態度有了轉變。他的復讀機壞了,王明玉就把自己的隨身聽給他用,馬壯體會到了老師的愛,學習努力了。兩年以后,在中心校舉行的綜合知識競賽中,數學全鎮第二,綜合成績(語文、數學、英語)獲一等獎。并以優異的成績入了中學。
春天冰雪融化了學校旁邊的旱河有了流水,每到這時候,他都要準備兩雙鞋子(一雙雨靴、一雙皮鞋)送每名學生渡過溪流,看護好每一名學生是我們的責任。
王明玉也愛校如家,他曾多次為學校刷墻補瓦,修理桌凳,看到房瓦松了,漏雨了,就找來梯子去把它修好。班里墻黑了,就自己刷一刷。即使是放假,也經常懂到學校走一走,看一看,下班后把室內外檢查一遍,確保安全才離開學校。
王明玉回顧三十一年的教學歷程,他每時每刻都用心工作者,無愧于學生。面對家人來說,卻含有一絲愧疚。即不是一個好丈夫,又不是一個好父親,孩子患牙疼,是他妻子騎著自行車去30里外的林業局醫院為孩子看的病。孩子高考沒陪過,孩子上大學也沒送過。父親住院,也是妻子和妹妹在醫院看護了一個星期,自己是把牽掛埋在心里。通過電話來了解老人的病情,有什么辦法呢?他不能為了自己的私事兒去放棄一個班的孩子。
多年來,長征學校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從長征校畢業的學生初步算來也有20余人先后跨入大學的校門。其中有些學生還十分優秀。既有博士生,也有碩士生,他們都成了國家的專門人才。是學生給他帶來了幸福與歡樂,他為自己能從事這光榮而崇高的事業而自豪。今后他將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扎根山區,為家鄉的教育貢獻他的全部力量。
來源:光明網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