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海縣“務工族”謀差使底氣足 致富有奔頭
隨著年后各產業(yè)、各用工單位逐漸“開”起來,懷揣技能“務工一族”緊跟形勢,跟著“動”起來,一時間在福海縣掀起了求職“熱”。
1月31日,筆者在福海縣解特阿熱勒鄉(xiāng)林業(yè)村社區(qū)勞務派遣站見到村民胥萬樹和他的幾個搭檔,在務工信息發(fā)布欄里,找尋著一條就業(yè)路子。
“眼看就要立春了,得趕緊接些活兒先干著,希望在龍年里給自己增收致富開個好頭。”胥萬樹這樣告訴筆者。
胥萬樹在求職登記表上主項填的是室內裝修,但同時又兼顧著搬運、運輸等多個用工種類。希望能在勞務派遣站工作人員的幫助介紹下,使他的“裝修隊”在年后早日走到“工作崗位”上。
筆者在求職登記表看到,村民們求職的工作有水利、建筑、運輸、裝修、烹飪等10多個類別。勞務派遣站的工作人員介紹說,前來應征的村民個個都有著自己的“看家本領”,他們中有依靠精湛手藝,在百姓中贏得口碑的“好把式”,還有通過刻苦鉆研取得國家認證的等級證書的“練家子”。這些懷揣在手的技術活兒,讓他們致富的底氣更足了。
在采訪時,筆者見到該鄉(xiāng)勞務經紀人張保榮來到社區(qū)勞務派遣站正忙活著在給工作人員報電話號碼。細一問,原來他也在登記了下,確保全面“撒網”,哪里需要哪里去。他說,去年跟我一塊務工的村民,每人年收入平均都在30000元左右,比前年可要多收入個4000元。這年還沒過年,我都已接務工隊成員的電話好多通了。
張保榮說,“田老板”這段時間打電話提前“預約”的已有好幾家了,等雪化的差不多了,天再暖和點,就可以干裝滴灌帶,栽樹等幾個“訂單”。今天到派遣站來提前登記上,順便也再找些村民,再組建上幾支“務工小分隊”。
據該社區(qū)勞務派遣站負責人胥秀紅介紹,建起這個站,切實幫助村民搭建了就業(yè)平臺,這段時間前來登記求職的村民絡繹不絕,登記冊上已有120余人報名。
近幾年來,福海縣各鄉(xiāng)鎮(zhèn)場農牧民借助縣鄉(xiāng)勞動人事局、職業(yè)高中、扶貧辦、農業(yè)局等部門,加大了職業(yè)技能、創(chuàng)業(yè)培訓的力度,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農牧民掌握1-2門的實用技術由“體力型”向“技能型”轉變,由“短期型”向“長期型”轉變,由“零散式”向“規(guī)模型”轉變,此外引導他們走進工廠,成為“藍領”實現長期穩(wěn)定就業(yè),真正使農牧民謀“差使”底氣更足,增收致富的路子更有奔頭。
來源: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