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孕婦的煩惱 產床吃緊為“龍子”
生育迎來小高峰, “建檔”猶如“趕春運” 產床吃緊為“龍子”
“龍寶寶”扎堆 圖為近日在山西太原市婦幼保健院出生的嬰兒。人民圖片
1
孕婦增,床位少
遭遇“建檔難”的準媽媽們,或轉到區縣二級醫院,或選擇價格昂貴的私立醫院
2月23日,農歷二月二。清晨7時,北京婦產醫院門診大廳內,人潮洶涌。掛號窗口前、產科門診前、特需門診前,孕婦及其家屬們組成一條條“長龍”。掛號窗口一開,30多張產科號,很快被席卷一空。
“老婆,現在建檔提前到懷孕第7周,咱們12周來不收了!”一位早上5點前就來排隊掛號的準爸爸打手機向家里匯報。
“不論普通號還是特需門診號,我統統沒掛上。”家住方莊的楊先生說,“昨天嘗試電話預約,只能約到一個月后,那時就錯過建檔時間了。”
“要明天的號嗎?”見記者在東張西望,兩個小伙子走過來。“普通號一個200元。”其中一名帶東北口音的說,“有醫保卡嗎?先去收費處激活,再留給我明早掛號用。”
眼下,孕產婦去大醫院建檔、產檢和分娩猶如“趕春運”,一號難求,一床難求。在該院6病房區,一位來自張家口的大姐告訴記者,她是產婦丈夫的嫂子,兩天前進京照顧弟媳。“從懷孕檢查到住進病房,托熟人找關系,花了不下3000元。”大姐悄聲說,“離預產期還有幾天。他們兩口兒選擇今天‘龍抬頭’的日子,下午剖腹產。”
“春節過后,孕產婦人數明顯上升。”北京婦產醫院產科副主任于松說,“以往我們醫院產科月門診量1000人次出頭,現在這個數字漲到1200人次左右。100元的專家號被號販子炒到500元。有些人掛不上門診號,就看急診,導致急診工作量激增。”
據了解,除北京婦產醫院外,協和醫院、朝陽醫院、宣武醫院、安貞醫院、天壇醫院等北京多數三甲醫院,產床8月前基本排滿。二級醫院朝陽區婦幼保健院,4月份之前的預產期床位也已滿員。各大醫院產科滿負荷甚至超負荷運轉。
在市內公立大醫院建檔無望的準媽媽們,或者轉到區縣二級醫院,或者選擇價格昂貴的私立醫院。
專家號800元,產檢費用1萬元,順產2萬—5萬元,剖腹產3萬—10萬元。北京瑪麗婦嬰、和睦家、美中宜和等高檔醫院,如今也成為普通消費者的選擇。“不再奔波求人,就在私立醫院建檔了。”“80后”小張在公司里雖然薪水不高,但背后有爸媽支持,“就生一個孩子,高消費一次也承受得起。”
據悉,今年在北京瑪麗婦嬰醫院建檔的孕婦已達1500人,同比增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