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制造了“看不起的風景”
近日不少媒體報道,全國各地不少景區紛紛提價,近百5A景區門票跨入“百元時代”,有些景區的漲價幅度甚至達到60%,不少網友大呼“看不起風景”。
梳理近年來的景區門票價格,可以發現其上漲現象確實明顯,聽證會也幾乎成了“聽漲會”,民眾負擔相應增加。一家三口周末想出去看個景點,如果僅門票就得300多元,相信很多家庭都得好好考慮一下去還是不去。
從景區的屬性來看,一些名川、古跡是自然和歷史留下來的遺產,應該是一種準公共物品,以滿足人們的基本旅游權益,價格自然不能太高,如歐美國家的景區門票價格占人均月收入的比例一般不超過1%,而“百元時代”的門票價格顯然大于這一比例。
國內許多景區認為,如果價格不漲,則很難維持運營成本,并且遺產保護、環境保護、景區開發、基礎設施都需要投入,這些錢從何而來?而從一些成功景點的運營經驗來看,門票漲價只能滿足一部分開支需求,提高收入應更多靠綜合經營來實現。
景區是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環節,是拉動旅行社、住宿、餐飲、娛樂和購物等其他旅游環節的關鍵要素。景區門票過高,勢必會影響旅游目的地游客人數的總體增長,從而抑制游客的其他消費,價格定得低些,綜合收益反而可能更高。如,杭州的西湖景區實行免費開放,把沒有圍墻的西湖還給了游客。盡管“虧”了幾千萬元的門票收入,但游客卻給這座城市帶來了上億元的綜合收益。
一些景區漲價還另有目的。從一些曝光出來的案例來看,許多景區的門票收入不是用來維護景區,而是用來“發福利、發資金”或是為地方相關部門賺錢的。還有一些景區表示,門票提了游客人數也不會少,那么提價大有“不漲白不漲”之嫌。
為我國景區的健康發展著想、為百姓的基本旅游權益著想,建議對那些資源價值等級較高的公共資源型的景區管理權收歸中央,并給予適當補貼,以逐漸實行低票價甚至零票價,使公眾的旅游權益得到保障。而對資源價值次之的景區,則由地方政府根據各地的情況進行各種形式的經營權的轉讓,但必須強化政府的相關職能,如對旅游資源的保護、對門票價格的控制。
來源:新華網 編輯:于姝楠
相關新聞:
景區門票跨入“百元時代”部門所有制是上漲首因景區門票跨入“百元時代”網民驚呼“玩不起”
網民議景點門票漲價:看不起的風景
近半5A景區門票跨入"百元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