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昨日(16日),上海市市長韓正在上海市政府工作會議上說,上海將繼續堅決貫徹落實好中央有關政策,對房地產調控力度不減、政策不變,確保全年穩中有降目標的實現。在越來越嚴厲的調控政策之下,房價已經顯示出了下行的趨勢,但3月份,隨著各地房地產企業的進一步降價促銷,市場上出現了明顯的以價換量的趨勢。有觀點認為,按照這樣的趨勢,房價依然存在轉頭向上的可能。不過進入4月份,成交量又再次出現大幅下滑。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樓市成交量的大幅波動,說明市場的回暖缺乏足夠需求支撐,很難持續。一些一線城市房價也依然延續著下行趨勢。
北京市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北京全市新建普通住房成交約1.6萬套,成交均價每平方米12326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0.7%,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上海新建商品住房價格從去年10月首次出現負增長后,已經連續6個月環比下降。而且現在上海房價大幅下跌的格局已從去年10月份的遠郊蔓延到現在的最核心地段均價5萬以上豪宅。與房價下行相呼應的是購房者的淡定圍觀。4月份,成交量的下滑也反映出,現在購房者更加理性,更加務實,已經不再像之前那樣沖動。
《人民日報》昨天在顯著位置刊登報道,表示一線城市房價還將繼續下降。人民日報的報道同時也說到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那就是開發商拿地變得更加謹慎,"底價成交"成為住宅土地市場上越來越普遍的現象。這樣的趨勢必然會推動房價進一步下行。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做評論。
3月份樓市出現了小陽春行情,隨著開發商降價,銷量出現上漲的趨勢,但在這個月再次下滑。那么,銷售量為什么會在這個月下滑了呢?
楊紅旭:近期媒體報道主要聚焦在4月份第一周,因為包含了清明小長假因素,在假日期間影響人們去看房購房,所以現在尚不能僅靠一周成交數據就說四月一定會出現大幅下滑。
我認為四月份成交量可能比三月份還會增長。全國20個大中城市成交數據在二三月份節節攀升,其中三月份成交量非常明顯。20個城市純商品住宅成交量,月度成交量超過了去年除11月以外的所有月份,說明反彈的高度非常明顯了,我認為可以定義為成交小陽春,而且四月份還會有個小幅增長。
小陽春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以價換量,另外一個就是成交的主力是市場上的剛性需求,這會不會是今后支持樓市發展的主要因素?
楊紅旭:去年下半年開始,全國主要城市樓市成交量主要靠剛需,尤其是首次置業自主需求。在繼續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的背景之下,與之相對應的政策是限購限貸,我認為至少今年市場主力依然是自主需求,其中是以首次置業的剛需為主。因為一方面是打壓投資投機需求,另外一方面今年更加注重保護自主需求,尤其是首次置業需求,因此會導致今年主要成交需求將會以剛需為主。
今年主要是以剛需為主,而且是在開發商以量換價的銷售策略的刺激之下,對于房地產市場的價格來說,剛性需求釋放是不是意味著價格已經進入相對穩定的階段。
楊紅旭:目前來看價格整體還是下滑的。隨著2月份、3月份部分城市的部分剛需盤成交量出現明顯增長,最近一段時間開發商減少甚至取消了價格折扣,這樣就引起了部分消費者新的觀望,既然折扣小了,沒折扣了,剛需消費者就再等一等。但另外一方面,上海豪宅最近跳水了,豪宅面對的是高端需求在,限購、限貸令下,高端需求依然是一壇死水,沒有被激活,停了一年甚至兩年的豪宅最近一段時間出現了7折,甚至6折的大幅度降價。
關于樓市的調控,前幾天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強調堅持樓市調控不動搖,政策不會出現反復,而上海市市長韓正也做了表態稱上海房地產調控力度不減,政策不變。樣接二連三的表態意味著什么呢?
楊紅旭:意味著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政府都不希望房地產出現過早或者明顯的反彈。正是二月份三月份的成交量持續上漲使監管層有點擔心量增了之后價格會直接反彈,所以強調預期表明絕不允許調控出現反復,重申既有政策要落實到位。我認為今年上半年基本還是保持量小增,價格小跌甚至穩定的態勢,下半年的情況要看政策動向。
開發商降價量就會上來,量一上來開發商就會考慮價格不再繼續降價,在這個博弈的過程當中有剛性需求的購房者應該怎么辦?是再圍觀還是選擇時機出手了?
楊紅旭:可以買房了,今年二季度三季度是比較好的購房時機,因為政策在變,市場在變,但對于剛需而言,你購買的是幸福,是種居住的體驗,所以價格在不可能大幅度下跌的情況下遇到合適的樓盤,促銷力度比較明顯,性價比比較高我認為是可以考慮入市的。
來源:中廣網 編輯:張少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