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貫徹落實珠三角規劃綱要,深港、深莞惠合作更深入
“從深圳出發,走東部沿海高速再轉向到深汕高速,驅車不到兩個小時,就能到深汕特別合作區。”昨日,研發總部位于深圳的格林美公司有關負責人說,由于公司發展需要,格林美正急于工業用地,擁有區位優勢的深汕特別合作區正成為首選。
一批像格林美一樣的深圳本土企業借勢“外溢”發展,恰是深圳全面貫徹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珠三角規劃綱要》)的一個縮影。
合作驅動共贏,進而帶動深港、深莞惠經濟互融,市民可享“同城生活”的便利。在貫徹落實《珠三角規劃綱要》方面,深圳走得穩健扎實。
深莞惠一體化漸入佳境
在深圳一家廣告公司供職的王小姐在深圳工作多年,目前在惠州買了一套房,周一至周五在深圳工作,周五下午便開車到惠州度周末。
現在,越來越多的深圳人,像王小姐這樣選擇了“候鳥”一樣的雙城工作和生活。
這得益于莞深惠一體化的漸入佳境。《珠三角規劃綱要》提出,珠江三角洲地區九市要打破行政體制障礙,遵循政府推動、市場主導、資源共享、協調發展、互利共贏的原則,創新合作機制,優化資源配置。
莞深惠一體化正在全面推進中。深圳、東莞、惠州三地黨政主要領導,多次聯席會議,相繼簽署多份合作協議,加快推進治理界河及跨界河污染、邊界道路建設、產業合作等重要事項和工程。
目前,莞深惠界河及跨界河綜合治理項目已完工十多項,在建三十多項。其中,作為“珠三角區域合作界河治理示范工程”的茅洲河治理工程,已全面完成界河段清淤清障工作。
深莞、深惠間新建或改擴建的對接高速公路共多條,三市對接的6條城市主干道項目建設正有序推進,其中國道205深圳段改造工程、深圳錦繡東路——惠州石化大道連接道路工程全部竣工。
新的規劃已經躍然紙上,“十二五”期間,深圳將與東莞、惠州合作,構建多層次區域合作體系,投資586億元,打造“深莞惠經濟圈”。
深港合作便利化惠及多方
盡管已經退休了,但每次只要有機會,香港司機方光明都要駕駛自己心愛的大貨柜車,體驗一下過關的便捷。
他對深港口岸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因為30年前他就曾開著貨柜車來往兩地,親歷了從排隊過關到指紋通行的巨大變化,見證了深港合作帶來的便利。
深港兩地不斷推進跨境工程建設,羅湖橋人行天橋改造、深圳灣口岸、福田口岸等跨境工程的相繼啟用,兩地通關能力倍增。同時,電子化通關、皇崗口岸24小時通關、深圳灣口岸“一地兩檢”等重大改革創新,使深港間形成半小時生活商貿圈,赴港的“個人游”旅客每年達千萬人次。
產業融合是深港兩地合作的關鍵領域和重點內容,深港兩地產業融合正邁入實質性合作,作為“深港創新圈”的首個項目——杜邦太陽能基地,已經成功走出“香港研發、深圳落地”的新模式。目前,深港兩地政府推出了合作資助計劃,已經接受數十項聯合撥款資助申請。
數萬家落地深圳的港資制造業群,則進一步推動深港合作邁向高端。目前,以金融業為龍頭的香港高端服務業正紛紛在深圳拓展疆土。深圳則支持企業赴港上市,中國平安、比亞迪、創維等一批產業巨頭相繼登陸港股。
前海合作區別樣前景
沿著月亮灣大道一路南行,在南山鯉魚門路口,藍底白字的“前海合作區”標牌提醒,這里將是深圳新三十年起錨之地。前海正成為深圳落實《珠三角規劃綱要》的一個典范。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里的軟基處理還在進行,但來自國內外眾多考察、調研、意向投資的團隊,已經絡繹不絕。前海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說,他們最多一天要接九撥前來現場考察的人員。
前海管理局副局長周子友說,按照計劃,前海合作區的軟基處理將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從下半年開始,基礎設施建設就要展開了。目前,前海綜合規劃已經市政府原則審議通過,近期7個專項規劃將陸續完成,部分重要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將逐步展開,包括一條水廊道、一縱四橫四條交通線、地鐵11號線交通樞紐等。
這是一片希望。15平方公里的前海,在若干年后將成為現代服務業的體制機制創新區、現代服務業發展集聚區、香港與內地緊密合作的先導區和珠三角地區產業升級的引領區,一片灘涂蝶變為年產值1500億的聚寶盆。
目前,前海管理局招商引資項目資料儲備庫已經儲備179個項目,明確意向投資金額的項目累計達25個,意向投資金額782.1億元,去年底落實了15家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入區.
來源:深圳特區報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