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農業銀行的信用卡在使用時要求設置密碼,但是在有密碼的情況下被盜刷銀行是否賠付,農行并沒有給出明確的答復。那么沒有密碼的信用卡被盜刷銀行又是否負責賠付呢?
【同期】
記者:我有一張建行的信用卡它是憑者簽字消費的,當時沒設置這個交易時候要用密碼,這個卡被盜刷了,然后這個卡的損失銀行賠不賠?
建設銀行客服人員:您本人承擔的。
記者:不是說我沒有設置密碼,是由銀行來承擔損失嗎?
建設銀行客服人員:這個不是的。
【正文】
建設銀行對于沒有密碼被盜刷后給出的答復是,銀行不負責賠付。根據幾家銀行客服人員的回答,發現有的銀行在現實中的做法與條款上的規定并不一致。那么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記者采訪了中國最大的發卡行工商銀行。
【同期】
記者:現在網上有一個說法,就是說信用卡如果它沒有密碼,它被盜刷了以后是由銀行來負責他的經濟損失,如果他的信用卡有密碼,最后被盜刷的話,這個損失是由持卡人自己來承擔的,對這個觀點您怎么看?
欒建勝:我感到這個說法不應該這么簡單,有密碼和沒有密碼在銀行最終的認定當中,都是由司法機關來認定,不能簡單地說你輸了密碼就怎樣,不輸了密(就怎樣),我感到這個說法是不準確的。
【正文】
工商銀行表示,信用卡被盜刷的責任與有無密碼并沒有直接的關系,那么信用卡被盜刷后的損失,到底該由誰來負責呢?
【同期】
欒建勝:賠償標準根據過錯責任的大小,也可能全部,也可能部分,也可能就是你自己的責任,銀行就不給予賠付,這個最后還是要由司法部門來確認才可以。
【正文】
目前我國的法律還沒有專門針對信用卡持卡人,發卡銀行和刷卡商家的責任給出明確的規定,因此信用卡盜刷后一般會由持卡人、發卡銀行和商家一起來協商,達成賠償協議。如果不能達成協議,再交由法院來判定。那么一般責任判定的原則是怎樣的呢?我們采訪了中國政法大學的李永軍教授。
【同期】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李永軍:按照咱們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你一般來講,你輸對了密碼之后,知道密碼的人,就視為是正當的持卡人,如果我泄漏密碼之后,從一般的法律環境來講,像《侵權責任法》和《合同法》的角度來講的話,你(持卡人)肯定有過錯,(持卡人)至少要承擔一部分責任的。但是如果沒有密碼的,那主要的驗證你是不是持卡人,那就是看你的簽字,這個時候就一個簽字審核問題如果銀行或者商家沒有查出這個簽字的這種準確性,就是說假冒簽字的話它肯定要承擔責任,但是銀行和商家是不是承擔全責,這個正當的持卡人是不是完全沒有責任,這些其實個案還是有差別的。
【正文】
目前對于信用卡盜刷案件法院判定的標準,是持卡人、發卡銀行和商家等,誰有過錯誰承擔,按照過錯程度來承擔賠付的比例,而由于每個案件各不相同,被盜刷的過程也各不相同,所以只能具體案例具體分析各自的過錯。所以今日網絡上流傳的說法信用卡有密碼被盜刷銀行就不負責賠付,而無密碼被盜刷銀行就負責賠付,這其實是一種很籠統而不準確的說法。
來源:央視網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