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毛澤東為雷鋒親筆題詞49周年。連日來,陜西安康鐵路公安處乘警支隊廣大民警結合崗位職責和業務實際,把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與忠實履行職責使命緊密結合,始終把旅客群眾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大力傳承和發揚雷鋒精神,牢固樹立為民宗旨,時刻牢記旅客群眾安危,滿腔熱忱服務旅客群眾,千方百計幫困解難,用點點滴滴的行動和活生生的事實,譜寫出一曲曲“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雷鋒精神薪火相傳”為民愛民的動人樂章,充分展示了陜西安康乘警的良好形象,留下了一幕幕永不褪色的感人場景。
廁所里掏出的錢包
今年,3月23日8時許,達州至陜西安康的6066次列車運行到宣漢至萬源間,11號車廂旅客周某向乘警報稱:裝在褲兜的錢夾丟失,內有現金1185元及火車票、身份證等財物。接警后,乘警長馮均鵬立即趕赴現場開展工作,經過對本人和列車員走訪詢問,排除了物品被盜可能。馮警長帶著失主在其活動過的地方仔細查找,終于在11號車廂廁所發現周某如廁時掉到便池內被卡住的錢夾。馮警長忍著惡臭,找來鐵絲鉤出錢夾,經周某清點內裝錢物分文不少。
精神病人的平安旅途
4月6日凌晨1時許,廣州至陜西漢中的K767次列車運行隨州至襄陽區間。乘警鄧先健在巡視中發現,11號硬臥車廂旅客秦某突然在車廂里大吵大鬧,并拿著啤酒瓶追打旁邊鋪位旅客。乘警鄧先健迅速上前予以制止。經詢問其同行的妻子得知,秦某是一名精神病患者。由于乘車時間過長,秦某表現出情緒煩躁,武昌開車后,病情進一步加劇,并開始大聲吵鬧,胡亂打人。為防止出現意外,乘警鄧先健立即為其打來開水進行安撫。待其情緒穩定下來后,將秦某帶至餐車并一路協助其妻妥善看護,列車到達旬陽后,鄧先健又將秦某安全送到來接站的親屬手中。
圓一個留學的夢
4月10日17時許,漢中至北京西的K262次列車終到北京西站后,值乘該次列車的乘警支隊北京四組乘警長孫興友在對列車做安全檢查時發現,12號臥鋪車廂16號中鋪遺留有一個黑色背包,經開包檢查發現包內裝有:一本英國護照、1700英鎊、150歐元、銀行卡和U盤等物。乘警長孫興友迅即通過查閱臥鋪車廂旅客登記簿,與已經打車前往機場的旅客王某取得了聯系,并交還了失物。拿著失而復得的裝有護照等重要資料和財物的提包,王某感激地握住乘警的手說道:自己家住陜西省白河縣,此次是去英國留學。次日就要飛往英國,簽證和機票都辦好了,如果護照丟失了,補辦都已經來不及了。太謝謝你們了,不然我的留學夢可就要泡湯了!
準新娘的開心笑臉
4月16日,到縣城辦理完結婚登記的曾某和女友陳某兩人回家時乘坐陜西安康至達縣的6065次列車,在陜西紫陽下車時由于匆忙,陳某不慎將裝有結婚證、戶口本手提包遺忘在列車7號車廂。眼看婚期臨近,兩人正在著急時,突然接到乘警劉成明打來的電話,告訴他們撿到了手提包并進行了妥善保管,讓兩人來領取。原來值乘該次列車的乘警劉成明、馬金明在巡視中發現了陳某遺忘的手提包,又根據戶口本登記的信息與兩人取得了聯系。第二天,應兩人的要求,乘警劉成明在列車返程時將失物返還曾某和陳某。事后,曾某和陳某特地給支隊寫來感謝信向乘警表示感謝,并在信中說道:謝謝你們幫組我們找回了我們人生中這么重要的東西,你們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精神弘揚了時代的主旋律,你們是新時代的雷鋒!
為了母親的微笑
4月23日18時許,乘警支隊值班室接到群眾求助稱:兩名聾啞少年楊某和鄭某離家出走,可能乘坐漢中至廣州的K768次列車,請求查找。接報后,支隊長陳飛立即指令值乘該次列車的廣州六組乘警長衛志軍進行查找。接到任務的衛志軍立即在車廂內逐座位、逐車廂的反復查找。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兩個小時的不懈努力,終于在8號車廂將兩名聾啞少年找到。不料,兩名少年卻執意要外出“闖蕩天下”。為了使兩名聾啞少年打消出走念頭,乘警長衛志軍拿出紙筆,通過手勢與書寫,耐心進行勸說開導,使得兩名聾啞少年認識到了自己行為的幼稚和危險,主動向父母發送了短信,承認了錯誤,并向乘警提出要求回家。應兩名聾啞少年父母的要求,乘警長衛志軍在旬陽將兩人交到其接站的親朋手中。
來源: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 (記者 盧宏艷 通訊員 張群威)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