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投行業務、股票、固定收益等多個資本市場的要素子市場還非常落后,距離國際金融中心的要求尚有距離。國外投資者比例不足,與海外成熟市場相比,中國債券市場總體上仍是一個相對封閉的體系,國外投資者參與很少,國際化程度較低。”
5月10日,上海金融業聯合會發布“2011年上海金融景氣指數”,以2006年為基期,2011年上海金融業整體發展度指數達2570點,較2010年增長324點,增幅為14.4%,其中,金融市場保持較高發展水平,不過2011年上海股票及期貨市場發展度有所下降,但金融創新加速增長,景氣度持續升溫。
“2011年上海金融景氣指數”沿用第一期指數的指標體系,包含6個一級指標、36個二級指標,并將三級指標調整至206個,從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國際化、金融創新、金融人才和金融生態環境六個維度對上海2011年金融業發展和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工作進行綜合評估和分析。具體計算選取2006年底為基期(1000點)計算各年的指數的相對數值,同時也針對各指標計算其逐年的增長情況。
2011年上海金融景氣指數報告顯示,以2006年為基期,2011年上海金融業整體發展度指數達2570點,較2010年增長324點,增幅為14.4%,五年年均復合增速(21%)高于同期上海GDP年均復合增速(13%)。在增長的324點中,金融創新貢獻122點,占增長的37.7%;金融國際化貢獻74點,占增長的22.9%;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分別貢獻55點和42點,占增長的17.0%和12.9%;金融生態環境和金融人才分別貢獻16點和15點,占增長的4.9%和4.7%。同時,表征景氣度的逐年增速與2010年基本持平,較2011上半年有所回升。
在金融市場方面,2011年,上海的貨幣市場、外匯市場、基金市場和黃金市場發展度較高,發展度子指數分別達到10937、8229、6938和8338點,較2010年增幅均超過20%,優于2011年上半年,景氣度較高。其中,貨幣市場在所有子市場中發展程度最高,而黃金市場增長速度最快。產權市場發展勢頭強勁,發展度子指數達2356點,較2010年增長40.3%,景氣度較高;保險市場發展穩健,發展度子指數達到1373點,較2010年增長11%;債券市場和信貸市場繼續穩定增長,發展度子指數為2190點和1873點,較2010年增幅分別為4.7%和4.6%,增速較2010年及2011年上半年有所放緩。
值得關注的是,股票市場及期貨市場發展程度有所下降,子指數分別為2296點2388點,分別較2010年下滑9.8%和1.1%,其中期貨市場情況較2011上半年有所好轉。具體數據方面,股票市場總交易額、期貨市場及回購市場的成交量都出現了不用程度的萎縮,但利率衍生品、黃金及產權市場交易額增長顯著。
另外,金融創新是本期指數的一大亮點,發展度子指數達到4892點,較2010年增長59%,增速高于2010年及2011年上半年,景氣度持續升溫。其中,新推型創新呈現較快增長,漸進型創新亦穩步提升。
不過,指數編制參與方羅蘭貝格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項目經理代誠則指出,上海在投行業務、股票、固定收益等多個資本市場的要素子市場還非常落后,距離國際金融中心的要求尚有距離。國外投資者比例不足,與海外成熟市場相比,中國債券市場總體上仍是一個相對封閉的體系,國外投資者參與很少,國際化程度較低。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編輯:張少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