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兌美元周四收盤溫和上揚,創五個月來新高,盤中一度突破6.30關口。美國QE3增強美元貶值預期,但鑒于短期人民幣升幅過猛,市場預計其續漲幅度有限。
受QE3影響 人民幣收于5個月高點
周四人民幣兌美元亞市盤中一度突破6.30關口,觸及5個多月來高點。美國量化寬松政策(QE3)增強美元貶值預期,且市場先前已觸及很多交易機構美元多頭的止損,美元拋壓進一步加劇。
盤面顯示,20日國內銀行間市場美元兌人民幣即期詢價交易開盤報6.3087,旋即跌破6.30關口出現一波快速下行,探至6.2945后保持低位回升,收盤報6.3038,較前日收盤價下跌55個基點或0.09%。這是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價連續第二個交易日出現較明顯的貶值,9月19日該匯價下跌96個基點或0.15%,跌破6.31關口。
中國證券報21日援引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價頗為強勢,不排除是前期延遲結匯或主動購匯的頭寸開始結匯所致,反映出QE3推出后市場對人民幣貶值預期已開始出現松動。20日早盤有大行在銀行間市場大舉拋售美元,導致美元兌人民幣直接跌破6.30。
由于此前受到中國經濟趨緩影響,在9月之前的將近半年時間里,人民幣匯率即期交投多數低于當日中間價運行。不過,由于美聯儲“印鈔機”又一次加足馬力,美元再度被“稀釋”,導致市場對美元偏好開始減弱。
從近日匯率數據上看,20日人民幣較8月15日年內匯率最低值已上升300個基點左右。市場普遍認為,此次人民幣重回升值通道,是由于美元“兌水”影響。而從前兩次量化寬松的效果來看,超發貨幣引發的幣值下降可能會讓美元在中期漸顯疲軟,非美貨幣因此將承受更大的升值壓力。
相比即期匯價,近期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價走勢大致穩定。據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3380元,僅比上一交易日微跌12個基點,18日至20日為累計上漲85個基點或0.13%。
最新數據顯示,21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3426元,1歐元對人民幣8.2286元,100日元對人民幣8.0952元,1港元對人民幣0.81805元, 1英鎊對人民幣10.2886元,1澳大利亞元對人民幣6.6321元,1加拿大元對人民幣6.5026元,人民幣1元對0.48266林吉特,人民幣1元對4.9263俄羅斯盧布。
未來續漲空間或有限
周四人民幣兌美元周四收創五個月來新高,盤中并一度突破6.30關口。但鑒于短期人民幣升幅過猛,市場預計其續漲幅度有限。
盡管人民幣周三收創四個半月新高,但中間價變動甚微,顯示央行維穩的一貫姿態,但市場拋壓加劇令中間價與交投區間的價差繼續擴大,帶動即期交投連續七個交易日高于中間價運行。此前受中國經濟趨緩影響,在9月之前的將近半年時間里,即期交投多數低于當日中間價運行。
對于回升的趨勢能否持續,市場人士卻仍有分歧。有分析認為,人民幣貶值預期幾乎已經結束,今后一段時間可能再度出現升值前景。一旦人民幣再次步入單邊升值通道,重回雙順差的可能性非常大。
也有業內專家認為,中長期匯率的走勢并不會因為一次QE3而改變。盡管人民幣收盤創4個半月新高,但中間價基本持穩,顯示央行維穩的一貫姿態,但市場拋壓加劇令中間價與交投區間的價差繼續擴大,帶動即期交投區間連續七個交易日在中間價的升值區間運行。從趨勢上來看,伴隨人民幣升值而重來的資本大幅流入,應該不會立刻到來。
中金公司分析師認為,QE3 短期內帶來美元貶值壓力,但是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空間不大。國內經濟增長動能偏弱,貨幣政策放松的大方向短期內難以改變,限制人民幣對美元可能的升值幅度。香港人民幣期貨市場的推出,可能會對香港的人民幣現貨市場匯率產生一定影響,但是受制于規模和傳導機制,難以給在岸市場人民幣匯率帶來大的沖擊。
還有市場人士呼吁,從以往經驗推演,美歐量化寬松政策對于中國經濟的影響可能會體現在通脹壓力上升及跨境資本流向的變化,中國應充分利用目前市場情緒壓低美元匯率之機,顯著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為央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拓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