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網29日公布《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通知指出,由教育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體育總局聯合制定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已經國務院同意。意見要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以中小學為重點全面加強學校體育,深入推進學校體育改革發展。
意見認為,學校體育仍是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學校體育未能得到足夠重視,評價機制不夠完善,體育教師短缺,場地設施缺乏,影響和制約了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升。
意見明確,要以縣為單位編制加強學校體育三年行動計劃。各地要結合本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找準學校體育的突出問題、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特別是要在確保學生鍛煉時間、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落實政府工作責任、完善學校體育政策體系、實施學校體育評價制度、改善學校體育辦學條件等方面確定發展目標,逐年分解落實任務。
意見要求加大學校體育投入力度,合理保證中小學校公用經費中用于體育的支出,并隨公用經費標準提高而逐步增加。利用現有渠道,將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建設、體育活動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和基本建設投資計劃,并加大投入力度。優先支持農村和民族地區學校體育工作。
意見強調,各地要規范辦學行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嚴禁擠占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同時加大國培計劃培訓體育教師的力度,拓寬體育教師培訓渠道,到2015年各地要對中小學和職業學校體育教師進行一輪培訓。
意見還要求,各學校每年對所有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測試,并將測試結果經教育部門審核后上報納入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數據管理系統;同時,要按學生年級、班級、性別等不同類別在學校內公布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總體結果,并將有關情況向學生家長通報。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三年下降的地區和學校,在教育工作評估和評優評先中實行“一票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