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占據首位優先發展教育
科教興瓊和人才強省是海南的重要戰略。2010年,海南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位置,千方百計加大教育投入,海南地方財政對教育投入總計97.81億元,在全部各類支出中占據首位,教育支出比2009年增長31.5%。
2010年,海南省政府繼續支持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免除了130多萬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雜費,為14.2萬名義務教育公辦學校經濟困難寄宿生提供了生活補助。
同時,海南教育扶貧移民工程取得新進展,新、改擴建陵水縣隆廣中心小學等5所用于接收教育扶貧移民學生的學校和4所思源實驗學校,新增教育扶貧移民學位5500個。
“我們的孩子擁有與城里孩子一樣的教室、微機室、圖書館,城里孩子能圓的夢,我們也可以!”昌江縣思源學校校長孫玄對孩子們的前途充滿信心。
社會保障救助體系解除后顧之憂
海南把實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作為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重大舉措,在三亞等4個市縣試點基礎上,省和市縣財政投入3.4億元,從2010年10月1日起在全省范圍正式實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截至目前,海南16歲至59歲的農村居民參保率達到81%。全省已有56萬名6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直接受益,每人每月可以領到55元養老金,比國家規定的時間提前了4年。
與此同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醫療保險已基本覆蓋海南城鄉居民。五指山市南圣鎮牙南村的村民馬美連患甲亢10多年,由于經濟困難,一直沒有治療。海南省惠民醫院的醫療隊到村里進行病種篩查時發現了她的病,把她接到醫院做手術,免除了她的7421元手術費。
馬美連的丈夫蔣建華說:“現在我們農民病了也有政府管,心里踏實多了!”
2010年海南還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其中一類地區增長31.7%,增幅居全國之首。實施城鄉低收入群體補貼與物價上漲聯動機制,累積發放補貼1.3億元,使90萬名群眾受益。
海南的社會救助力度也顯著加強,2010年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6萬人,有16.98萬人被納入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3.07萬人被納入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62萬人被納入農村五保戶供養。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