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2012年3月6日 “漲工資”機制:惠民改革能否縮小收入差距?市民在上海一家標準化菜市場內買菜(2011年11月8日攝)。 “完善工資制度,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盡快扭轉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政府工作報告中這兩句話引起網民強烈關注,他們聯系不久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提出的“最低工資年均增長13%以上、職工工資年均增長15%、‘十二五’期間職工工資翻番”規劃,發出了這樣的期盼:這些順應民意的惠民“漲工資”改革目標,如何才能落到實處、逐步縮小收入差距?新華社記者裴鑫 攝
收入分配
【民意關注】“縮小貧富差距”“社會保障”分別位居新華網和人民網兩會調查關注度“榜首”,公眾期待改革向縱深推進。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抓緊制定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穩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加大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力度,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同時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各項社會保險覆蓋面,增加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加強城鄉低保和社會救助。
代表委員聲音
朱麗萍代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改革著墨較多,多策并舉直指難題,收入分配“調高”“提底”“擴中”,社會保障“擴面”“提標”,這一系列安排顯示政府有決心攻堅克難,盡快扭轉收入差距擴大趨勢。詳細>>>>>
石英表示,目前社會貧富差距拉大。征收遺產稅就是努力從結果公平到起點公平,讓社會財富分配更加均衡。開征遺產稅還可以彌補個人所得稅無法對存量財富進行調節的不足,對富人在一定時期內聚集的財富進行調節,達到實現收入再分配和結果公平的目的。石英還建議,在稅收模式選擇上可以采取總遺產稅制。詳細>>>>>>
王霞代表建議,“應該研究居民收入、生活成本、地域差異和個人調節稅起征點之間的聯動機制,不能讓收入增長的效應被抵消。”“同時還應該設立一個標準,人均家庭收入低于多少,繳納的稅可以按比例返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