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藝術滑水找到生存之道
藝術滑水作為國內一項正在萌芽的運動,鮮有人知。但正是在種種困難面前,中國藝術滑水人沒有選擇放棄,他們在困難之路中艱難前行,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生存之道。史隆飛,這位現任江西藝術滑水隊的教練兼臺柱子,就是其中一位。
史隆飛向記者介紹說,自己從小練過體操,很小就進入了滑水,不過后來因為全運會沒了滑水項目,全國滑水系統(tǒng)坍塌。他坦言,自己曾經出走過,當過保安、救生員,最后發(fā)現自己最熟悉的還是滑水。最開始組建這種商演的藝術滑水隊過程艱難,他說都是先把散在各地的隊友和教練們找回來,然后自己聯(lián)系活兒,甚至先免費表演以博得人氣。真正讓他和隊伍有了保障的是中國滑水協(xié)會的參與,組織各種國際性的滑水對抗賽,在提高自己能力的同時也擴大了影響力,如今在很多的水上活動中都能看到滑水表演。
在國內的體育體系下,非奧項目的生存空間并不大,而就在這狹窄的空間中,史隆飛和其余的滑水人闖出了自己的生存路。“我們平時的訓練開支很大,因為是非奧項目,體育局 只給很少的投入,絕大部分是靠參加比賽、商業(yè)表演來養(yǎng)隊。”他說,目前隊伍加上教練大概20人左右,其中大多是練習了三年以內的,有16人之多,“整個隊伍人員的酬勞分配是按照在訓練、比賽中節(jié)目位置、難度、表現等掛鉤。”用他的話說,雖然滑水隊成員們沒能大富大貴,但生活、日常消費等肯定是沒問題,每個月幾千塊還是有的。
“一年里現在有20多站比賽可以參加,只有冬季的時候有些蕭條,總的來說我們的生存問題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史隆飛說,目前國內已經有四支藝術滑水隊,其中江西隊和四川隊是發(fā)展較好的兩支隊伍,而廣東和湖南也正在積極籌備組建藝術滑水隊,這讓他們看到這個運動項目正在朝著蓬勃發(fā)展的勢頭前進。
生存問題已經解決,不過史隆飛還是有不少麻煩事需要解決,比如說滑水模式,“此次來中國的美國和澳大利亞隊都是以俱樂部組建,而且來的人從老到小年齡差別很大。”史隆 飛說,滑水俱樂部在美國是非常普遍的,比如在佛羅里達一個州就有幾十家,但在國內至今還沒有形成這樣的俱樂部形式,雖然滑水早就處于一個自己造血生存的狀態(tài)。由于這種生存模式的差異,所以國內滑水還是面臨人員不足的問題,一有比賽或演出基本是獨家買賣,隊員人手就顯得不足,必要時還得把已經退役的了再找回來,“我們隊里這次有4-5個這樣的。” 史隆飛說道。
滑水奶爸深感家庭重任
盡管留著年輕的時髦發(fā)型,但在中國藝術滑水隊中,史隆飛已經是不折不扣的“老人”,更是不可或缺的主心骨。目前史隆飛是中國藝術滑水隊的教練兼運動員,更是騰空椅當仁不讓的主力,在今天為觀眾奉獻完一場精彩的表演后,史隆飛一臉滿足地走上岸。此時,站在場邊的主持人把史隆飛拉到身邊進行了簡單的采訪。聊到最后,主持人突然聊到了史隆飛近日喜得貴子的喜訊,在場的所有人投去了祝福的目光。
剛剛升級成為“奶爸”,史隆飛既幸福又愧疚。談到兒子,史隆飛坦言愧對兒子,因為自己從今年2月份開始比賽,他已經在外工作達8個月之久,在此期間只回過家里兩次。史隆飛此次參加山東的比賽,是從東南亞參加完亞錦賽直接趕到膠州的。而在今天開幕的聊城中澳滑水對抗賽,他再次帶領隊員們上場,妻兒只能暫且擱在一旁,待比賽結束后再說。
“我今年也就中間短暫回了兩次家,第一次是孩子出生待了兩三天,第二次也就一兩天,孩子三個月了也就見了我兩次。”史隆飛說,自己更多是通過視頻來看孩子,他的老婆也算他的徒弟和隊友,一段典型的師生戀。
當了爸爸,身上的擔子也變得不輕。不僅要承擔隊伍外出演出和比賽的責任,家庭責任也時時刻刻提醒這位新晉父親要多為家里的經濟開支著想。他說,作為父親,這是必須承擔的責任。“這是肯定的,作為父親,我肯定要考慮賺奶粉錢的問題。”
盡管話語里充滿著愧疚感,但是史隆飛臉上只是微微一笑。他說,現在自己要學會家庭的擔當,今后會騰出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現在我已經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責任感在增加,畢竟自己現在的身份與以前不一樣了,責任心和出發(fā)點也就完全不一樣了,面對妻兒時的心態(tài)也肯定不一樣,這些都應是我作為丈夫和父親在今后生活中學會且做到的事情。”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