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以上措施外,今年招生考試委員會各成員單位還將聯防聯控,開展一系列專項行動,對考試外部環境進行綜合治理。
一是按照教育部要求,對自治區范圍內的考研輔導班的辦學資質、業務范圍進行核查,進行全面清理整頓,不符合規定的堅決予以取締,對從事和參與泄密、傳播涉考有害信息的,依法依規從重從快懲處。
二是在考前開展“打擊銷售作弊器材”專項行動,依法查處不法商家。
三是在考前和考中開展“凈化涉考網絡環境”專項活動,重點清除疑似試題泄密、考試作弊等有害信息,依法查處涉嫌違法人員。
四是在考中開展“凈化考點周邊環境”專項行動,對考點周邊環境進行檢查和清理。
五是及時清理高校校園及周邊的不良涉考小廣告,及時刪除校園網絡上涉考的有害信息。
六是考試期間,每個考點配備4名武警,對考點內的重點地段、重點環節進行安全警衛。
研究生考試結束后,自治區高校紀工委和教育考試中心還將通過回放錄像和相關舉報,對不作為監考員和違紀作弊考生進行嚴肅處理,從而構建起“考前加強教育與防范、考中強化組織與管理、考后嚴格倒查與復核”的全方位綜合管理體系。
二、 內蒙古自治區首次實施普通高校招生音樂專業全區統考
繼普通高校招生美術類實行專業考試統考后,2013年自治區普通高校招生首次實施音樂專業考試全區統考,著重考查考生是否具備普通高等學校音樂類專業或按音樂類專業招生的相關專業對音樂技能的基本要求,為高等學校選拔音樂類專業人才提供基本依據,包含的專業為音樂學、音樂表演等。
自治區音樂類專業統考實行全區統一命題、設點集中考試、分筆試和面試兩部分進行。筆試時間為2013年1月6日上午9:00-11:00,筆試科目包括基本樂理和練耳,實行網上閱卷。面試于2013年1月3日-12日期間進行,面試科目包括試唱和聲樂(或器樂)。各科目考試場所均實行全封閉管理,均在標準化考場進行,對每一個考生考試過程全程實時監控和錄像。
為確保考試的公平、公正,整個考試始終實行“五個隨機”,即:隨機編排考生考試時間、隨機抽取考生考試考場、隨機抽取考生考試順序號、隨機抽取專業考試曲目、隨機確定每場考試評委并定期輪換。統考面試時,評委與考生之間采用拉簾方式隔開。評分時,由多名評委通過現場登錄音樂類專業統考評分系統獨立評分,評分系統去掉最高分及最低分后取平均成績作為考生主試科目(即聲樂或器樂)的最終成績。
實行專業課統一考試后,既有效避免了音樂專業考試的公平公正。
三、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首次開考
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統一,自治區教育廳決定從2011級高中學生開始實施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并將于2013年1月首次開考。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有三個方面的功能:一是對普通高中學校執行《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學生修習新課程規定學業程度進行統一監測,為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學校進行教育教學管理提供決策依據。二是全面反映高中學生各學科所達到的專業水平,及時發現教學成績和問題,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提供評價和指導;三是為高等學校招生錄取提供學業成績依據,配合并促進高等學校招生制度改革。
自治區學業水平考試全區統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等9科的必修內容。盟市統考科目為信息技術、通用技術,考查科目為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和通用技術實踐操作。學校考試科目為體育與健康、藝術、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服務、社會實踐活動和全區統一考試科目的選修部分。
自治區學業水平考試全區統考科目的考試時量,除語文為120分鐘外,其他8科均為90分鐘。考試成績滿分100分,分A、B、C、D四個等級,即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85分以上為A,84-70分為B,69-60分為C,60份以下為D。考查科目成績為合格、不合格兩個等級。
自治區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學業水平考試的時間是2013年1月12日-13日上午,考試科目分別是生物、歷史、地理。本次考試,全區共有162694名考生參加,全區共設178個考點。目前,各項考前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考試期間,自治區將向全區每個考點派駐一名巡視員,對考試過程進行全程監督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