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能帶來的新轉變
對于年輕一輩的“移民”農牧民來說,離開農村的生活在城市找到工作,是他們面臨的一個大問題。在內蒙,政府除了為轉移農牧民一份社保、一份補貼、一套住房以外,還提供了很多的免費培訓機會,為年輕人提供一份工作。眾多的農牧民在城市化的新格局中走向市民的行列。
許春青是內蒙數千個加入到城鎮化進程的村民。40歲的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從前他們一家生活在庫布奇沙漠東端的達拉特旗,由于沙土不適合發展農牧業,許家僅靠夫妻二人在城里打工賺的微薄收入維持生計。許春青告訴我們:“我沒有什么學歷,在城里只能給人家洗碗。一天工作到半夜才能走,洗一整天,一個月也就只有1千多塊錢,非常累。”
2009年,她聽說東達蒙古王集團在東達投資,吸引附近農戶養獺兔。抱著試試的心態,許青春買下了72只兔子,4個月之后,這些兔子給她帶來了2千多塊錢的收入。這份不算累,收入又穩定的工作讓她下定了辭去洗碗工的決心。之后,她從公司承包了兩個兔舍,一年大概能出欄6千只獺兔。獺兔毛可以做衣服,肉可以加工出售。短短的幾年,許家現在已經住上了城里的大房子,而她一年的收入也高達10萬元,比當地普通公務員收入還要高。
東達蒙古王集團投資3億多元用于生態建設,拉動12萬戶農牧民增收致富;新農村建設資金已投入35億元;現已形成了面向市場的路橋、房地產、絨毛、新型農牧產業、酒店服務、林沙草、文化等七大產業。在東達移民村,超過一半的移民戶都成為了東達集團的獺兔養殖戶。據了解,整個集團的獺兔養殖將從現在的年出產3千萬,增加至5年后的1億只,帶動更多居民致富。
為了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東達集團還鼓勵農戶參與種植沙柳,這種極易成活的沙漠植物是獺兔的主要飼料,也是建材的重要原料。沙柳僅需扦插就能成活,并且越折生長越快。種植沙柳不僅能有豐厚的效益,同時對防風固沙也產生了明顯的作用。
許春青告訴我們:“城鎮化對很多生活在條件艱苦地區的農牧民來說都是一個多年的夢想。10年前,我都不敢想家里能養得起兩個孩子。現在我都有錢給家里買車,小女兒也在城里私立幼兒園讀書,這些都是我們生活越變越好的例子。城鎮化不僅僅帶給了農民更好的生活,還給下一代帶去了希望。”(記者 王浩 楊萬麗 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