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五條”各地細則版呼之欲出,對于此番來勢洶洶的調控升級,眾多業內人士表示,盡管此舉仍可能會誤傷“剛需”、改善自住買家的置業需求,但回顧過往十年的房地產調控來看,這次或許是抑制購房投機需求最猛的一劑藥。在不少網友眼中,調控新措施的落地出臺,恰是對早前爆出的“全國十年樓價漲143%”,甩出的一記響亮耳光。
今年春節過后,新浪樂居發布的一份“全國城市房價收入比草根排行榜”,在微博上引發網友熱議。其中,房價收入比的計算公式為:(商品住宅單位面積價格x城鎮人均住宅面積)/城鎮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在其選取的40個三四線城市中,房價收入比排行最低的前十個城市為:湖南株洲、蒙古烏蘭浩特、安徽馬鞍山、湖南衡陽、江蘇無錫、山東濰坊、安徽宿州、廣東汕頭、四川自貢、廣東東莞,房價收入比在4.7~6.3范圍內。
湖南株洲以4.7的房價收入比榮登“最白菜價老家房價”榜首,也是本次榜單中唯一一個房價收入比低于5的城市,有網友笑侃,“遇到這樣的房價,你就回老家結婚吧。”此外,除無錫、東莞均價達7000元/m2以上外,其他城市如衡陽、株洲、自貢等房價集中在4000元/m2,而均價低至2500元/m2的內蒙古烏蘭浩特則被評為“最白菜價”城市。而在40城老家房價草根排行榜中,房價收入比較高的有浙江溫州、甘肅天水、云南大理、湖北十堰、廣西桂林等城市,其數值均在12以上。
此外,本次活動還針對一二線城市、省會及大中城市進行調查,統計結果顯示,這些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明顯高于三四線城市。榜單顯示,海南三亞以34.8的房價收入比,遠超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線城市。(記者王雯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