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五條”細則殺到埋身后,不僅各大城市的二手房交易量暴增,連辦理離婚的夫妻數量也明顯增加。甚至有網友寫出“2013結婚誓詞”——牧師:“你愿意娶這個女人嗎?愛她、忠誠于她,無論她貧困或者富有,健康或者疾病,直至死亡。即使你們因為買賣二手房而暫時離婚、再和別人結婚、再復婚也不離不棄、忠貞不貳,就像從來沒有分開過,你愿意嗎?” 新郎:“我愿意!”這段帶有調侃的“誓言”也引起網友們的笑中含淚式討論。
雖然所謂的“2013版結婚誓詞”只是一個段子,但不少專業人士認為,嚴格執行“轉讓自住房將按轉讓所得的20%計征”的話,最受傷的未必是投資型購房者,反而可能是改善型買家。盡管根據現行政策,免征個稅的前提是“證滿5年以上住房且家庭唯一住宅”,但對于想買第二套房改善居住的人來說,要先賣掉唯一住房,然后租房住一兩年多,再等新房交樓,顯然不現實。而且可以預見的是,如果新政仍保留這一前提,很多要賣出5年以上房源的業主或許會通過“假離婚”來避稅。就算不通過“假離婚”避稅,這筆稅負也將轉嫁到買家身上,無形中大大增加了二手買家的購房成本。同時,與限購后的情況類似的是,以后二手房買賣可能會更多地摻雜了包括“假離婚”、“假訴訟”、“假贈與”等避稅行為,最終結果是中飽了中間各環節的私囊,實際上卻偏離了中央調控房價的目標。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交易環節設置障礙是細則中最不妥當的地方,其實二手房的流轉率比新房還高,對市場的供應貢獻更大。潘石屹也在其微博上表示,應減少流通環節的稅費。同時,也有市民擔心買毛坯房將來賣出時更虧,“買的時候沒裝修,自己花一筆錢裝修,結果賣的時候按毛坯原價計算,那點升值的錢交完稅后還不知道夠不夠填裝修的費用。”(陳白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