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當前平均替代率為54%
記者從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目前廣州的平均養老金為2614元,廣州的社平工資為4789元,其平均替代率為54%,與上述的計算比較接近。
市人社局養老處有關負責人表示,不能簡單地將單位繳納的養老保險部分作為個人的本金和成本。因為在養老保險的制度設置上,單位繳納的有部分就是為了支付當前養老金空賬的,一部分是留給后來發放資金的。同時他并不贊成這樣將養老金的繳費和待遇進行簡單化處理,誰也無法預料未來經濟的發展和變化,社平工資每年都會變,養老金也每年都會進行調整,簡單化的計算與實際總是有出入。
該負責人表示,養老金的替代率并不是越高越好,雖然老百姓希望待遇越高越好,但要考慮基金的承受力和社會的承受力。
養老金計發向低收入者傾斜
從下圖的三個標本可看出,養老金的替代率和繳費基數呈反比。出于社會公平方面的考慮,養老金計算在設置上,繳費水平越低,工資替代率越高。比如繳費工資為社平工資六成底線時,養老金的工資替代率為六成;以社平工資為基數的話,替代率為五成;以社平工資的3倍為基數的話,只有四成。但是從計算公式來說,每多繳費一年,就多一個百分點,繳費年限越高,養老待遇越高也是成立的。
有社保專家建議,在職員工由于重頭部分由單位承擔,所以繳費基數越高越好。但對職工來說,基本上沒有選擇繳費基數的余地,因為根據社會保險法,現有養老金繳納都是按職工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資為基數;只要在職就必須繳納,所以繳費年限也沒有選擇余地。對于自由職業者來說,由于個人的負擔比例重,所以可根據個人承受力在繳費基數上進行選擇。相對來說,繳費基數太高,替代率反而降低,而繳費基數太低,也會影響今后養老金的水平,以社平工資為基準的繳費,是比較理性的。
廣東養老金計發公式
3種養老金繳納方式
基礎養老金月標準=(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本人首次領取基本養老金時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1.平均收入職工 77歲拿回全部養老金
我們首先以一個在國企工作,而且工資剛好是省社平工資3763元的一個普通職工張驥為例。假設張驥,個人繳費基數是全省社平工資3763元,單位每月按照20%,而個人按照8%繳納養老保共繳費30年,60歲領取養老金。
個人繳費:3763×8%×12×30=108374.4元
單位繳費:3763×20%×12×30=270936元
共計:379310.4元
養老金計發:
等到張驥年滿60歲退休了,他第一次可以領取的養老金來自兩個部分
基礎養老金:(3763+3763)/2×30%=1128.9
個人賬戶:3763×8%×12×30/139=779.67
共計:1908.57元 工資替代率為50%
需要4.7年時間可以領回個人繳納的10.8萬元,此時,張驥不到65歲。需要16.56年可以領回企業和個人所繳納的37.9萬元,此時張驥的年齡為77歲。而目前廣東的人均壽命是7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