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壓力將在下半年凸顯 貨幣政策或仍穩健
多方分析人士認為,受國內外經濟形勢影響,新一輪價格上漲周期已經形成,今年通脹形勢有可能呈現出前低后高的走向。
交行金研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此前對媒體分析稱,雖然近幾個月物價波動明顯,但可以判斷本輪CPI同比漲幅筑底已經基本完成,在國內需求企穩回升、豬肉價格重回上行周期、資源品及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推動下,預計CPI同比漲幅從4月份開始將呈現緩步上升的趨勢。但考慮到年內經濟增速只是溫和回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難以大幅上漲及前期貨幣政策總體穩健等因素,今年物價上漲將總體可控。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對《經濟參考報》分析稱,通貨膨脹的壓力將會在下半年凸顯,新一輪價格上漲周期已經形成。他認為,首先,盡管隨著天氣轉暖,蔬菜價格難以持續高企,但是未來豬肉價格可能受豬瘟影響提前啟動,其價格上漲將抵消蔬菜價格下降對物價的影響,而糧食價格上漲則是長期趨勢;其次,隨著十八大后城鎮化步伐的加快,鋼鐵水泥在年初有抬頭趨勢,生產資料的上漲壓力將逐步傳導進最終產品。
李稻葵認為,世界范圍內的貨幣寬松競賽勢必將在今后一段時期內形成巨大的輸入性通脹壓力。根據預測,今年下半年通脹的月度同比數據將超過4%,全年平均通脹為3.62%,略超今年通脹調控目標。
貨幣政策方面,日前召開的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第一季度例會在一如既往地提出要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例會還指出,未來物價走勢存在不確定性,要增強政策的前瞻性、針對性和靈活性。這一表述傳遞出物價反彈的新信息,央行對未來通脹形勢的警覺度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