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07年10月20日拍攝的湖南湘西鳳凰古城美景。新華社發 4月10日,一名導游在鳳凰古城一處售票點購買門票。當日,被譽為“中國最美小城”的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古城正式啟動“整合收費”,將原來免費的古城景區和南華山神鳳景區合二為一,向游客收取148元的門票。據鳳凰縣有關部門介紹,此次推出“門票新政”是為了更好地整合旅游資源、提升管理和服務質量、保護好鳳凰“歷史文化名城”的品牌形象。據了解,鳳凰縣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690.49萬人,實現旅游收入53.01億元,旅游已成為鳳凰最重要的產業。新華社記者 程婷婷攝 由于變免票為“148元通票制”,湖南鳳凰古城近日被輿論推上了風口浪尖,也引起商戶不滿。作為漲價主要推手的當地政府,當好好反思這場本不該參與的價格干預帶來的不良影響。 與過去一些景區自身提價不同,此次鳳凰古城門票調價的主要推動者是當地政府,而非景區經營者。究其原因,不外乎是為了獲得高額的門票收入,同時把一部分消費能力差的游客擋在門外,減輕古城的接待壓力。然而結果是游客不買賬,商家不滿意。政府即便是賺了一點門票錢,可景區冷了,商家走了,就等于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政府應是旅游市場監管者。過去古城景點無序開發、惡性競爭,黑導游追客拉客,形象損壞,古城環境破壞增大,這些問題暴露了有關部門在市場管理、規范方面的種種不足。對當地政府而言,當務之急是加強整頓環境、維護應有秩序、規范經營活動、維護游客權益,而不是簡單地將票價一提了之。 近年來,我們始終強調要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不越位不缺位,將不該伸向市場的“手”縮回去。然而據報道,在實施“一票制”方案前,鳳凰縣政府就以土地入股占49%股權的形式組建公司參與景區經營管理。每賣出一張148元的門票,政府就可以從中獲得60元左右的收入。這樣的參與,無疑與政府的職能相違背,與改革的方向背道而馳。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進一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地方政府理應積極予以落實,將其貫徹到執政理念中去。規范權力運行,管住管好政府該管的事,減少對微觀經濟活動的直接干預,才能提高宏觀調控能力、公共服務能力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能力。具體到鳳凰景區,政府就該退居幕后,搞好旅游資源的推廣與維護,讓更多的游客享有“看風景的權利”,讓更多的當地居民和商戶發財致富,這才是一個現代政府應有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