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3
岳各莊批發市場海鮮水發大廳
收貨商警覺擺脫記者
可是,當記者按照四道口的攤主們給的電話,尋找岳各莊批發市場的收貨商時,卻發現他們十分警覺。
起初,記者按照收貨商給出的地址,一路到達了岳各莊批發市場海鮮水發貨大廳。再與收貨商聯系,對方表示十分鐘后會有一位送貨人員出來迎接。然而,記者在門前等了近半小時卻不見有人出來碰頭,記者再次撥打,收貨商卻變了態度,“為了百八十斤的貨,三番五次打電話,恐怕不對吧?買毛肚找誰還不是一樣?你們找我不會是有別的目的吧?”說罷,直接掛斷電話,而且關了手機。
雖然被“放了鴿子”,但記者直覺到,心虛的供貨商肯定有不愿被人知曉的問題。于是記者決定,在第二天凌晨時分重返四道口水產批發市場,連夜跟蹤送貨車輛,將事情查個水落石出。
蹲守一夜“逮”住送貨車
今天(17日)凌晨1時許,記者在四道口水產批發市場看到,除了幾家外送水產品的商鋪開了門外,其他商鋪均關閉了卷簾門。毛肚、百葉批發區域的幾個攤點此時也無人營業,白天從各地送來的大量毛肚、百葉的半成品此時已經被裝進了塑料袋或泡沫箱,堆在各家店門前。
凌晨3時許,整個區域中,只有一家店開了門。可是,卻不見拉貨的車開到這家店門前。已經連續等了幾個小時的記者有些心急,生怕錯過了目標。后來,在與貨車司機的閑聊中記者得知,真正負責拉貨的車,不一定會停在商鋪門前。因為一過凌晨4點,來拉貨的車就特別多,大型廂式貨車、小面包車什么車型都有,大家你進我出很不方便,倒不如把車停在靠近大門的地方,便于出行,節省時間。
果然,到了凌晨4時30分,大大小小的貨車一擁而入,停在各個攤位周圍,而此時,多家存放著毛肚百葉的攤點也都開了門,里面的人蹬著三輪車,將貨品分發到了很多車上。在這個過程中,記者記下了昨天收取小作坊供貨的攤主與哪些司機有過接觸,從而鎖定了幾個目標。
凌晨4時50分,記者將車跟在一輛灰色小面包車后面,只見面包車司機上了車,深深吸了一口煙,隨后將煙頭扔到車窗外面。終于,面包車點火著車,拉著一車毛肚、百葉,駛向了目的地。
“美容后”毛肚百葉上了餐桌
出了批發市場的大門,面包車速度極快,三拐兩拐便到了聯想橋,直上三環,到了蓮花橋,往西駛進了蓮花池西路,然后在南沙窩橋往南,最后在岳各莊橋調頭,最終到達了岳各莊批發市場,并且在海鮮大廳的北側停了車。
“倒!往后倒!”車剛剛停下,便有一個推著手推車的男子前來接應停車。面包車入位后,車上的人將幾個大紅塑料袋拎下來放進了手推車里,袋子里裝著滿滿的百葉。送貨的人輕車熟路,進入海鮮批發大廳后,分別把百葉送到了幾個攤位上,然后便離開了。
“百葉怎么賣啊?”記者一路追著大紅塑料袋,在一個水發貨攤點前站住了腳。攤主一邊介紹貨品,一邊把大紅塑料袋里的百葉拎在了手里,“這是剛剛送來的,特別新鮮,塑料袋沒來得及都打開呢,你們可以買點。”眼前的這些百葉看上去又白又嫩,在燈光的照耀下格外光鮮,已經遠不是小作坊里的樣子了。
據攤主介紹,來這里買毛肚百葉的人每天都有很多,除了市民自己涮鍋、炒菜,進貨量大的,一般都是開飯館的,而且好多都是長期訂貨的。“這些都是生的,回家用水焯一下就熟。”
記者在幾個攤點附近站了半個小時,至少有三四位顧客前來購買或詢問價格。一位顧客說,他是來幫飯館采購百葉的,起初來這里購買百葉是因為離得近,而且貨看起來不錯,后來也就習慣在這里買了,貨源的問題沒有考慮過。
與這位采購員不同的是,市民張先生只在攤點購買了5斤毛肚,張先生說,今天家里要來客人,看這里的百葉也不錯,就捎帶手買幾斤。(記者景一鳴 張碩 文并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