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電視節目大熱 臺灣綠營政客不安分
《我是歌手》最近爆紅臺灣,讓民進黨和親綠媒體心里很不是滋味。民進黨主席蘇貞昌14日稱,這是大陸對臺灣的“統戰”,讓臺灣民眾警惕大陸對臺“入島、入戶、入腦”,更斥責臺媒褒揚大陸、唱衰臺灣。
無獨有偶,2012年,民進黨“立法委員”因為大陸與香港電影幾乎囊括所有金馬獎大獎,而要求停辦金馬獎;看到《后宮?甄嬛傳》在臺灣爆紅,“陸流”崛起,部分綠營人士又發聲批判抵制。
對此,臺灣《中國時報》16日發表社論指出,蘇貞昌“統戰說”實在令人失望,也與事實有明顯差距。《我是歌手》轟動兩岸這個現象,清楚呈現了兩岸交流的深化,民進黨上下都應該放下仇恨與恐懼,好好正視這個節目所呈現的兩岸現況。
臺灣文化部門負責人龍應臺表示:“臺灣歌手可以在大陸或紐約等任何地方大放異彩,我第一個心情是開心,都是文化力的輸出;第二個心情是,美學深度是要培養的,要看是否有原創力。”
龍應臺還表示,《我是歌手》的大成本制作帶給臺灣觀眾許多震撼,也讓大家看到(臺灣)不可能和對岸比經費和資本;要思考的是政策問題,包括硬件建設和軟件的人才培育,如何讓歌手的光芒能被看見。
對于大陸電視節目在臺灣走紅,許多臺灣娛樂圈人士則抱持積極向上的態度。
臺灣著名音樂人黃國倫認為:“其實參加《我是歌手》的臺灣唱將是大贏家,充分展現了臺灣文化的軟實力。”他表示,《我是歌手》走紅不是政治問題,“是現實問題,對岸的軟、硬件的確在崛起,要改變必須在體制上作整體修正,不然臺灣在華人娛樂的優勢上會逐漸消失”。
《流星花園》編劇毛訓容覺得兩岸編劇素養及成長背景不同,若要她寫,恐怕一輩子也寫不出《甄嬛傳》這樣的劇本。
《我可能不會愛你》金鐘編劇徐譽庭覺得,《甄嬛傳》最初在華視首播時收視也還好,一旦話題被炒起來,成為流行,大家就開始追戲,“人性難免追求流行,因為大家都在談,若不想被淘汰,追戲就成了一種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