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對于百度的價值可能在于實時信息的整合以及帳號數據的打通。但我們需要思考的是,用戶的搜索是一種主動性極強的使用行為,而微博是一種弱關系,具有一定社交屬性的微博對我們的確有價值。問題是,這個價值為搜索帶來的增量到底有多大的實際意義?”湯和松接受中國經濟時報采訪時表示。
他舉了一個有趣例子:“就好比飲食結構合理,新鮮果蔬補給充分的健康人,適當再補充維生素也有必要,但應該為此花多高的價錢?這個性感的概念值得花五、六億美元嗎?”
從另一角度看,無論新浪微博還是高德地圖,對于百度而言,價值只在防御。這種防御型投資和上文所提布局未來的戰略性投資相比,投資代價的考量完全不同。在業務互補上,新浪微博和高德也不是最佳選擇,從技術領先性上看,對于一向以技術見長的百度來說,無論是新浪微博還是高德,吸引力不夠。但對于阿里來說,這兩者的技術水平已屬不錯。
“抬頭看概念,低頭看細節”
“百度的投資方向是非常確定的,即通過投資并購加強百度的核心業務、建立良好的生態系統、對未來的良好機會進行布局。”湯和松介紹。
“其實投資風格上,百度很講究戰略性的概念與戰術性的分析結合。從戰略上講,投資目標所處的領域要有make sense的概念。但也絕不會只為一個概念埋單。我們還要理性地進行戰術分析。這是一種將宏觀投資概念與理性分析相結合的投資哲學。在投資界歷來有‘概念派’和‘量化派’,我們要把概念和量化做好平衡。這種看森林,也要見樹木的理念,簡單說來就是抬頭看概念,低頭看細節。”湯和松總結。
“中國互聯網界有很多大佬一直在進行活躍的投資,但大家的投資理念不同。有些公司比較喜歡廣撒網,到處布局,當時可能會很熱鬧,甚至引來不少‘有魄力’,‘有遠見’的叫好聲。但當這些不理性的收購尸橫遍野時,也會很快被業界忘記。”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放長線,釣大魚”
從百度的投資案例來看,收購的公司大多不是外表看上去上升最快的,但這些公司大多“質量好”,而百度衡量質量好的標準則是其對百度自身核心業務的支持性。
“百度不是做投行的,百度的投資并購必須服務于公司的核心業務和戰略。整個公司的核心業務必須靠自己一步步堅實發展,投資并購是非常有力的助推手段。”湯和松說。
無論是去哪兒還是PPS,從長遠看來,百度的投資對象大多都具備長期增長的潛力。上述業內人士表示,“我們可以將這種具備遠見的投資簡單理解為放長線釣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