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4日發表《2012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白皮書以大量數字與事實表明中國的人權事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讓人讀來感到非常親切,非常真實。
白皮書說,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是啊!說的是千真萬確,一點都不過份,這些都是老百姓的身邊事,都是天天看得見,摸的著的事。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城鄉居民的收入大幅增加,消費水平和生活質量顯著提高,我們不妨從三個方面用數字和事實進行論證和說明:
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城鄉居民的收入大幅增加,消費水平和生活質量顯著提高。1990年至2001年,農村居 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6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明顯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吃、穿、住、用基本得到滿足,現在用于自身發展和享受生活的消費支出比重增加,電腦、轎車、互聯網已經走進家庭。如,2012年,在世界各大經濟體增長全面減速、各種風險不斷暴露的情況下,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8%,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回落到2.6%。在糧食生產方面,2012年我國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58957萬噸,實現新中國成立之后第二個連續9年增產,連續6年產量超5億噸。“民以食為天,糧食生產連續9年增長,對于一個13億多人口的國家來說意義十分重大,為中國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生活打下了堅實基礎。”我國人民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世人矚目,在這里我再次從六個方面以數字和事實一一舉例說明:
其一,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2008年至2012年,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46.5萬公里,改造農村危房1033萬戶,解決了3億多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和無電區445萬人的用電問題。
其二,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較快。2012年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917元,比上年增長13.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7%;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增長12.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6%。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增長快于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農村居民收入實際增長快于城鎮居民。2012年,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39.3%,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6.2%。
其三,到2012年底,全國民用轎車保有量5989萬輛,比上年增長20.7%,其中私人轎車5308萬輛,增長22.8%;城鎮居民每百戶擁有汽車21.5輛,比2007年增加15.5輛。
其三,全國固定及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139031萬戶,比上年末增加11896萬戶。移動電話普及率達到82.6部/百人,固定電話普及率達到20.7部/百人。
其四,互聯網上網人數5.64億人,其中使用移動電話上網人數4.2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42.1%。
其五,2012年全年國內出游人數達29.6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2.1%;國內居民出境人數8318萬人次,增長18.4%。其中因私出境7706萬人次,增長20.2%,占出境人數的92.6%。
其六,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2008年至2012年轉移農村人口8463萬人,城鎮化率由45.9%提高到52.6%,城鄉結構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由此可見,這些數字和事實告訴世人,中國人權事業在改革30多年的基礎上,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經得到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