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叔叔騙局“大揭秘”:八種情況下小朋友盡量遠離
近日,因小孩兒太“聰明”反而被人販子活活溺亡的新聞讓人震驚,同時,引起了網絡上眾多有關小朋友碰到怪叔叔該怎么辦的討論。聰明的孩子如果沒有一個合適的方法,可能同樣難以逃脫魔掌。而只要找到合適的方式、方法,哪怕不那么“聰明”,照樣可以提高警惕,揭穿怪叔叔“騙局”,逃離危險。
18年前,重慶市梁平縣4歲男孩黃建(化名),遭3名人販子從四川廣安市拐到福建。因為孩子太聰明,對家里大小事情記得絲毫不差,人販子數次想出手,都因其記憶力太好未能得逞,于是,幾人誘騙孩子鉆進背包,將其丟入河中,孩子被活活溺亡。可見,兒童一旦被拐,“聰明”要用對地方,采取有針對性的脫險措施。
今年4月11上午,湖北一5歲女童在上學途中,被一名有暴力趨向的疑似間歇性精神病患者強行帶上高速公路。同樣是“聰明”,但是運用方式不同,小女孩結果就成功逃離了魔掌。分析其應對方法,有五點頗為可取:
1.女童面對明顯有暴力趨向的成年人,她沒有激烈抗拒,避免刺激嫌疑人,而是靜觀其變,等待機會逃脫;2.警察叔叔趕到,女童迅速掙脫女嫌疑人,跑向民警。女童對警察的外觀標識特征、職業身份有清醒認識;3.抵達現場時,出警民警并不十分確定該女童就是報警所稱的“失蹤女童”。一句“她不是我媽媽”,使現場民警迅速做出判斷,將嫌疑人隔離并控制。并且,“她不是我媽媽”這句,女童是抱著警察的腿喊的;4.然后應該說什么呢?女童是這樣做的,她說:“我早上要上學,她把我帶到這里來了……”清晰、準確地敘述被拐過程,使民警能排除嫌疑人的語言干擾判明情況;5.你叫什么名字?在哪個小學、幼兒園?爸媽的電話是多少?這些是一定要記住的。比如女童就說:“我叫××,我是‘新小’(新生街小學)的……書包上有我爺爺的電話……”使民警能快速與女童家人、老師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