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
果蠅幼蟲對人體沒影響
眼看著這類帖子在網上不斷發酵,一些農業專家澄清說,這的確是果蠅的卵產在櫻桃內,孵化出的、肉眼可見的幼蟲。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解釋說,這些水果里的小肉蟲根本扛不住胃酸。進了人的胃就會死亡,并成為食物中的蛋白質,最終被消化吸收。“絕對無需擔心它們會成為人體內的寄生蟲。”
“除了心理上可能會有點不舒服外,果蠅的卵和幼蟲對人的身體沒有任何危害。”中國農業大學昆蟲學系副教授、博士徐志強說,對于楊梅、櫻桃等漿果來說,果蠅是一種普通的蟲害。果蠅將卵產到果肉內,孵化出的幼蟲在果實內蛀食,果實表面會出現凹凸不平,果汁外溢,甚至腐爛。“但絕不會從一顆果實鉆到另一顆果實中去”。
據介紹,果蠅繁殖周期很短,通常一周左右就能繁殖一代。幼蟲個體小,也不容易被察覺。因這類水果直接入口,如施用化學殺蟲劑,容易增加果實中的農藥殘留。
范志紅進一步提醒說,無論桃子、梨子里的食心蟲,還是櫻桃上的果蠅幼蟲,本身都是無毒的,去掉有蟲部分并洗干凈就可以安全食用了。“其實并不比農藥更可怕”。
建議
“別讓謠言毀了一個產業”
“什么?網上又出現這樣的謠言了?”昨天,北京懷柔區渤海鎮櫻桃種植戶老高在電話里連連反問記者,得到肯定的答復后,老高說,“剛好是采摘季,這謠言讓人一肚子火”。
老高種櫻桃已經七八年了,今年天氣給力,櫻桃也收成不錯。他說,他們村十多戶農戶種了200畝櫻桃樹,有意大利早好、美早、先鋒、紅登、龍觀等10多個品種。前些年,村民們的櫻桃都是賣給供貨商,然后送到北京的超市和水果店。近兩年,村民們搞起了采摘園。城里的消費者可以自己來采來吃,6月份剛好是采摘的好季節,大家伙都憧憬著今年能賣個好價錢。前幾年,社會上就曾出現過“櫻桃長了寄生蛆”的傳言,很快就影響了櫻桃的銷售,光顧采摘園的顧客來了先問“櫻桃有蛆沒有?”
老高說,為了種好櫻桃,鎮里特意請來了北京農科院果樹所的專家來給果農做培訓。“其實,打農藥可以防止果蠅。可那樣容易造成農藥殘留,反而影響品質。”
對此,徐志強表示,果蠅沒辦法杜絕,只能減少,比如櫻桃采摘季節做好果園清潔衛生工作,減少果園內腐爛果實數量等。
“我倒是希望媒體能減少對果蠅的報道。”徐志強有些感慨地說,幾乎每年都會有專家出來辟謠說果蠅卵及幼蟲無害,可還是有消費者對此持懷疑態度。“現在正是櫻桃上市旺季,可別影響了果農。一條不著邊的謠言毀了一個產業的事不是沒發生過。”
如何選購和食用櫻桃?
徐志強提醒,一般來說,果蠅產卵的櫻桃表皮會稍軟,有破損,而且味道會發酸變質。所以,挑選櫻桃時,最好挑選新鮮的、表皮完好無小孔的果實,如果擔心櫻桃里有蟲,可放到淡鹽水中浸泡后再吃。櫻桃最好存放在冰箱里,最好帶著果梗保存。最合適的溫度是2℃至5℃,可以保持鮮嫩的口感。
記者發現,很多街頭攤販將櫻桃長時間露天放置,并未加什么遮蓋,與之相比,超市的櫻桃大多用保鮮膜密封。徐志強提醒,櫻桃怕熱,在露天運輸或存放的話,都有可能招致果蠅前來產卵。實習記者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