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吐槽 7個空調外機輪流烤
家住建平醫院附近路段的韓先生,在佳樂龍城大廈里上班。每天上下班,韓先生經過大通路時,總要被這條路上路面上的空調外機吹出的熱風“問候”。韓先生數了一下,他短短20米的路段總共有7個空調外機。每天上下班,韓先生都要被來回烤幾次。“本來就熱得要發瘋了,再這樣要被烤熟了。”說起此事,韓先生很郁悶。
隨后,記者來到了韓先生所說的地方,只見一排空調外機正齊刷刷地“坐”在地上轉得正歡。“簡直就像是蒸桑拿”、“想沖進去把電源給他拔了”……記者來這里調查了解情況時,引來不少路過的行人集中吐槽。“我們也沒辦法,你讓我安在哪里嘛?”牛肉面店里的周大姐也覺得很委屈,因為除了地面,他的門面外墻根本沒有設計專門的空調安裝區域。
商家說法 外機安地上是“約定俗成”
記者在紅星村一家茶館外發現,茶館樓高不到3米,門柱上卻堆了3個空調外機,“要是有人偷東西,很容易就爬上來了。”住在2樓的劉女士這樣說,“我們又是租的房子不能擅自安保險窗。”記者來到劉女士家的時候,劉女士正在收拾東西準備搬走。
劉女士覺得,現在天氣熱了,偶爾晚上要開窗戶睡覺,樓下3個空調外機就好像進他們家的“樓梯”,這讓她實在無法接受。而樓下茶館的老板則表示由于地方有限,他們也是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才將空調這樣安裝。
在記者調查過程中,不少商家表示,自己根本不知道空調外機必須安裝在距離地面2.5米的位置。“大部分空調外機不都是安在地上的嗎,一下子安在上面,好難看噢。”一位商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而且安裝在上面,一旦空調出現問題,修理起來好麻煩噢。”
當記者問到,有沒有考慮到空調外機噴出的熱氣會對路過市民造成困擾時,大多數商家表示“沒想那么多”。
相關部門:空調安裝有標準但執行難
據了解,早在2001年,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就制定發布了《國家空調安裝標準》。其中規定:“空調器的室外機組不應占用公共人行道,沿道路兩側建筑物安裝的空調器其安裝架底部距地面的距離應大于2.5米。”但瀘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政法科科長羅丁告訴記者,目前關于空調安裝只是出臺了標準,相比于法規來說,強制性還稍顯弱了一些。
出于各方面的考慮,近幾年來,新修建的樓房或者外觀改建的樓房都單獨設計了空調外機的放置區,只要將空調往里邊一放就可以了。相較于以前安裝空調架的方式而言,這樣的設計既不影響房屋外部的美觀,同時也較之前安全。
尋根問底
按標準安裝易產生隱患?
長虹家電售后服務公司工作人員張小姐告訴記者:“我們安裝空調基本上是根據客戶的需求來安裝的,他們指定了位置,我們只能給客戶提意見。”對于空調外機要安裝在2.5米以上,張小姐表示知道這個標準,但是有時候的確沒有辦法。“門框就那么窄一點,要是放個空調外機上去,放不下不說,還容易出現安全隱患。”
而監督空調安裝的執法部門瀘州城管局則表示,曾經他們也搞過市容市貌的宣傳,不少商家都自覺遵守安裝標準,將空調安裝到了2.5米高的地方。不過,有的商家確實無法將空調外機安裝到2.5米處,只能放在地上。空調放地上,市民覺得“烤”得慌,而將空調外機放置在高處,又容易出現安全隱患。
解決措施
腐蝕的支架會建議更換
針對安全問題,蘇寧電器售后服務部部長林燕表示:“遇到腐蝕的空調支架,我們會建議客戶更換。”但是,至于臨街空調有無具體標準和規定,林部長則表示稱并未得到相關按照標準的通知。
林部長告訴記者,在安裝空調外機時,既要滿足用戶要求,還要考慮到是否安全合理、為顧客節省成本等問題來確定安裝位置。同時,對空調安裝工人也是有一定要求的。“我們公司內部會組織工人培訓學習,然后和廠家簽訂維修協議,在得到廠家授權后,才能進行安裝。”林部長說,所有安裝工人首先要通過內部考試,得到相應資質后才能上崗作業,并且考試定級直接與工人薪酬掛鉤。
在與市民李女士交流的過程中,李女士表示,她希望質監、城管等部門能夠聯合出臺安裝空調的規范,共同執法。同時她也希望安裝空調的商家和住戶多考慮考慮行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