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讓我覺得很幸?!?跨地學子盼“扎根”
說到本地人如何看跨地就業群體時,大多數受訪者都能以平常心視之,在問到內地學子會否影響澳門畢業生就業時,澳門人錢釗強說:“內地人到澳門工作,首先要得到批準,澳門在法律上有規定,招收外地職工必須按一定的比例,未來即使政府會對政策進行一定調整,真正受影響的只會是那些懶散又不上進的學生?!?/p>
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并在當地就業的北京學子高鳴也提到,“普通的香港人對像我們這種來港工作學習的人,還是挺客氣和友善的。內地人在香港其實也有優勢,就是在香港企業或者外企想進入內地市場的時候,需要內地員工的協助。”
對跨地就業者來說,找到工作并不是最難的,融入當地社會也只需時日,而扎下根來,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在采訪中,秦練對中新網記者說:“到香港工作主要是想體驗一下工作環境,可能工作個一兩年,還是會回去。我覺得到一個新的城市安頓下來都會遇到各種問題,我其實不太喜歡被稱為港漂?!?/p>
高鳴在采訪中也談到,“因為語言文化的關系,可能留下來的難度會更大些,許多人是沒有長期留下的打算。尤其是研究生過來上的這群人,畢業后還要在香港待6年才有身份證,這對于我們來說幾乎不可想象?!?/p>
在香港工作的內地人黃蔚很想在當地安家立業,她希望港府能取消非港人買房的15%印花稅,或將此印花稅對不同類別的新港人區別對待。
與他們相比,在福州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臺灣學生陳柏叡就幸運地多,他是一名在大陸有正式編制的醫生。
2009年,福建省印發了《關于做好取得內地(祖國大陸)全日制普通高校學歷的臺灣學生來閩就業有關工作的通知》,根據文件精神,臺生在福建省內就業將與內地(祖國大陸)普通高校畢業生在工資福利、社會保險、子女教育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
陳柏叡說到自己對大陸有很強的歸屬感,“我認為平等就是一種幸福。和大陸同事一樣,我在工作中享有平等的待遇,院領導對我非常好。我剛入職的時候,導師就對我說,一定要選擇一個能夠持續學習的地方,讓你自己不斷的成長,自身的價值才會體現出來?!?/p>
然而,目前還有很多地方沒有發布像福建一樣政策,在北京就業的臺灣醫生李冠慧就對中新網記者說,她所在的單位很想幫她上全各類手續,但是她現在還享受不了保險和公積金等待遇。陳柏叡也希望,大陸都能多開放一些城市,臺灣學生也能有正式編制和各類待遇,另外,他也希望臺灣當局能盡快承認大陸的學歷,開放大陸學生在臺灣就業。